简介:
重庆市涪陵实验中学校创建于1991年,又称涪陵实验中学。1996年四川省教委批准为省重点中学,1999年重庆市教委复查后确认为重庆市重点中学。学校位于涪陵城区最繁华的兴华西路与实验路交汇处,交通便利。校内布局合理,环境优美。占地113亩,建筑面积7万余平方米。有教学楼、实验楼、图书楼、办公室、科技体艺楼、学生食堂、学生公寓、教师宿舍、大礼堂、综合大楼等19幢建筑。学校建有各种现代教育教学设施:电子阅览室、语音室、微机室、电子备课室、"新三机"装备每间教室。还有专用音乐室、音乐欣赏教室、文艺练功房、美术教室、画室等。
历史沿革:
重庆市涪陵实验中学校(以下简称涪陵实验中学)位于重庆市涪陵区兴华西 状元榜
状元榜
路2号,占地115亩。学校兴建于1991年。1991年3月5日,四川省教委以"川教基〔1991〕8号"文批准涪陵地区涪陵市新建一所实验中学,学校全称为"四川省涪陵市实验中学校"。1996年12月,四川省重点中学专家评估团到校进行评估,12月30日,批准为四川省重点中学。
1998年11月,更名为重庆市涪陵实验中学校。1999年12月,重庆市人民政府重新确认为首批市级重点中学。
办学模式:
涪陵实验中学以升学预备教育为主要办学模式。坚持以"三个面向"和"三个代表"思想为指针,以强化管理为保证,突出"高、严、实、新"的特点(即"高起点、高标准;严格治校、严谨治学;注重实效,讲求实际;更新观念,改革创新")。遵从"以人为本,素质优先,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以建成全国示范高中为办学目标,按"六会一长"的标准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主体能力达到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和谐发展。该校实行走精品立校的发展道路,即通过外树形象,内强素质来增强竞争力,使该校管理、师资队伍、教育质量、办学条件通过重庆市示范高中验收。
办学理念:
涪陵实验中学坚持"以人为本,素质优先,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按"六会一长"的标准培养学生,坚持依法治校、民主治校、科学治校管理。教学上实行集体备课制度、教师课堂教学双向评估制度、教师教学业绩考核制度等制度。该校着力推进新课程改革,开设选修课20多门。
教育教学特色:
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始终坚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把做人与成才,智力与非智力,知识与能力,继承与创新统一起来,注重学生人格、道德、法制、心理健康、性格倾向、自主与协作、创新与实践等素质的培养,造就可持续性发展的新型人才。
教学条件:
设施设备先进齐全,功能完善。有教学楼、实验楼、图书楼、学生食堂、学生公寓、大礼堂、综合大楼等19幢建筑。有标准的理化生实验室、标准的塑胶足球场篮球场,每间教室配备有多媒体装备,配有专用音乐室、美术教室等功能室。
(截止2013年)涪陵实验中学现有教职工312名。其中研究员1人,特级教师4人,国家级优秀教师5人,省市级优秀教师6人,区级优秀30人,市级骨干教师10人,区级学科带头人14人,区级中青年骨干教师48人,高级教师126人),教学班101个,7215名学生。其中高中生90个班,6500余人,初中11个班,600余人。
教学成绩:
高考升学率稳定在95%~96%之间,多项指标居涪陵区高中学校第一。 2005年重本上线327人,2006年上重点大学人数408人, 2007年上重点大学人数564人, 2008年上重点大学人数514人, 2009年上重点大学人数651人, 2010年上重点大学人数709人,2011年上重点大学人数737人,连续七年上重点大学人数居重庆市前列。已输送出13届高中毕业生,升学人数达12800多人,主要指标以位居重庆市前十名,每届都有区级状元,都有考入北大、清华的学生,升学率已高达95%左右。累计获得的主要荣誉称号累计:国家级2项,省市级的25项,区级的有400余项。教职工获县级以上表彰、奖励共300多项。学生在学科、体艺竞赛中获县区级以上奖励,表彰的有1300多人次。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