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茌平人,我说正宗的茌平话(十三)

家乡区县: 聊城市茌平县

美术

清代,茌平县有不少善工水墨丹青的著名人物,被当地人引以为荣.崔班的书法,杨频的虎,董立元的人物,早有崔字,杨虎,董人物诸称.他们的作品多被宦官,富豪绅士之家视为珍品收藏.国画名师孙伯梁,青工山水花鸟的董民,在绘画艺术门类中都有很深的造诣.茌平民间中堂画,源于杜郎口镇董庄村,自清代董继白始相传14代人,已有300年历史.如今全村有65户100多人绘画.授其全镇现已发展800余人,以绘制中堂画为主,兼画条屏,扇面等.1983年4月,文化部群文局,在陕西户县召开全国农村美术座谈会,"茌平民间中堂画"得到国家学者专家的肯定和认可,声誉"全国著名画乡".1985年底,全县有94幅作品,在省,地以上展览中获奖.
2,剪纸
茌平县民间剪纸历史悠久,是广大农村妇女的一项业余文化活动.由于剪纸,插花描云相结合,被视为妇女心灵手巧的象征,代代相传,经久不衰.全县农村剪纸艺人达3000余人.茌平民间剪纸,不打底稿,不用笔描刀刻,只需一把剪子,折叠彩纸,动剪成型.所剪花,鸟,人物造型简朴,线条粗犷,形象传神,栩栩如生.民间艺人用其朴素的手法将纸剪出丰富多彩的画面,其技术代代相传,在内容上反映喜庆,吉祥,如意,忠孝主题较多,在艺术风格上,茌平东部,西部剪纸风格迥异.东部地区注意物象的外部轮廓,不打草稿动剪成型;西部地区在简括的物象上注意必要的花纹装饰,使作品显得俏丽高雅.逢年过节,剪"白莲红鱼"象征五谷丰登,年年有余;新婚嫁娶,则用"鸳鸯戏水",祝愿夫妻相敬如宾,白头偕老.茌平剪纸已被中国美术馆,山东省美术馆收藏80多幅,另有不少作品被国外收藏家收藏.1994年,茌平县被文化部命名为"民间剪纸艺术之乡".

一杯花茶(2014-05-0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