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亚夫墓位于衡水景县县城西1.3公里处,底周长600米,高约16米,占地面积7亩。1956年7月9日定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周亚夫(?-前143年),沛县(今属江苏省)人,绛侯周勃之子。勃死,其子胜之袭封为绛侯,后因犯罪被削夺侯位。汉文帝在周勃众子之中选贤者以继侯位,皆推亚夫,于是封亚夫为条侯。公元前158年,匈奴大举进犯,文帝亲自劳军,见其军纪严整,赞誉其为“真将军”,遂被封为中尉,公元前154年,吴、楚等七国叛乱。景帝任命其代理太尉。率兵东进,三个月平定七国之乱。之后,亚夫被正式任命为太尉,公元前150年升为丞相。
建国后,周亚夫墓一直保护完好。1974年,重新立了标志牌。墓周有树木围绕,远远望去青绿壮观,高大的封土在几公里之外就能看到。人们对这座古墓感情很深,几年前县政府出资近百万,为它重整封土,再扩新基,拉起围墙,树立周亚夫全身汉白玉雕像,整个墓区修葺一新,既庄严又肃穆。
起初做河内郡守时,许负(一个擅长看相的老妇人)曾给他看相,说他三年后为侯,封侯八年为丞相,掌握国家大权,位尊任重,在众臣中将首屈一指,再过九年会饿死。周亚夫笑着说:“我的哥哥已代父为侯,如若他去世,他的儿子理应承袭爵位,我周亚夫怎说得上封侯呢?再说若我已显贵到如你所说的那样,怎么说会饿死呢?你来解释解释!”许负指着他的嘴说:“你嘴边有条竖线,纹理入口,这就是饿死之相。”过了三年,周亚夫的哥哥绛侯周胜之犯了罪,文帝选周勃子孙中有贤德的人为侯,大家都推举周亚夫,于是封周亚夫为条侯,继承绛侯爵位。于是古景县地就成了周亚夫的封地。
果不其然,后来因亚夫的耿直、倔强得罪了景帝,又因儿子的行为受到冤屈,官吏逮捕条侯时,亚夫本想自杀,后因夫人劝阻,因此没死,进了廷尉的监狱后,他因而绝食五天,吐血而死,他的封国被撤除,真的被那个许负给言中了。周亚夫死后,条地的百姓感念他的恩德,为他修了这座墓冢。
周亚夫死后,他在条地的侯国也撤消了。但是就在那样的情况下,景县的百姓和他的部卒,不惧牵连谋反的罪名,冒着杀头的危险,为自己爱戴的人立起了这座墓冢。历代官府对周亚夫墓的管护都十分重视,以此来慰藉这位历史人物的在天之灵。明正统年间(1436年—1449年),知州刘某重修周亚夫祠,到了成化年间(1465年—1487年),张本知景州事,委托州判杨文奎再次重修周亚夫祠,故城人马中锡为重修后的周亚夫祠作记。马中锡写道,周亚夫曾事文帝、景帝两朝,文帝劳军细柳,称周亚夫为“真将军”,其“英风直节,濒死不衰”,以至祸患加身,冤屈而死。周亚夫“高名卓行,足以为万世委质者训”,是可以彪炳后世的榜样。为修好周亚夫祠,他们选了上好的材料,征集技术高超的工匠。杨文奎还亲自对工匠们说,这是为一位千古留芳的名臣修祠,是受到上下关注的重要工程,不得偷工减料,不得铺张浪费,一定要精心组织,尽心竭力;周亚夫在天之灵将住在这里,他会保佑你们,保佑景州的百姓,给我们送来吉祥和幸福。由于组织得力,材料供应及时,两个月就完成了修葺工程。张本看了重修后的周亚夫祠说,周亚夫祠美仑美奂,流光溢彩,足以告慰周亚夫的在天之灵,满足观瞻者的精神需求。他亲率景州士林人物,在周亚夫祠聚会赋诗作文,追念这位历史名人。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