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学院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管理体制的全日制多科性本科院校。学校坐落于著名革命老区——福建省龙岩市,是根植并成长于红土地的唯一一所本科院校。前身为创办于1958年的龙岩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1年原福建资源工业学校并入龙岩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4年5月更名为龙岩学院。学校秉承“厚于德、敏于学”的校训,坚持“根植红土、致力应用、彰显特色、服务发展”的办学理念,立足龙岩、服务海西、面向基层、紧贴行业,以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主要目标,直接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服务,力争办学水平位居全省同类高校前列,为把龙岩学院建设成为服务地方、特色鲜明的闽粤赣边多学科应用型区域性高水准综合大学而努力奋斗。
历史沿革
(一)
1958年龙岩师范专科学校创建,1959年龙岩师范专科学校撤消,1975年龙岩师范学校(大专班)创建(合署),1983年龙岩师范学校(大专班)升格为龙岩师范专科学校,1993年龙岩师范专科学校升格更名为龙岩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二)
1958年龙岩煤矿学校创建,1958年沙县石油学校创建,1959年龙岩煤矿学校、沙县石油学校合并组建福建燃料工业学校,1960年福建燃料专科学校创建(合署),1961年福建燃料专科学校撤销,1962年福建燃料工业学校撤销,1974年福建燃料工业学校复校并更名为福建煤炭学校,
1981年福建煤炭干部学校创建(合署),1983年福建省煤矿技工学校创建(合署),1986年福建煤炭学校更名为福建煤炭工业学校,2000年福建煤炭工业学校更名为福建资源工业学校。
(三)
2002年福建资源工业学校、福建省煤矿技工学校、福建煤炭干部学校撤销,并入龙岩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004年龙岩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龙岩学院。
科研机构
截止2013年9月26日,学校建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科研创新团队1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培育)1个。
研究所名单 序号 研究所名称 序号 研究所名称 序号 研究所名称
01 中外语言文化研究所 02 客家文化,研究所 03 区域经济研究所
04 教育科学研究所 05 应用数学研究所 06 计算机应用,研究所
07 动物医学,研究所 08 闽西,食品研究所 09 自动化研究所
10 应用化学,研究所 11 南方不稳定煤层开采研究所 12 企业管理研究所
13 系统科学,研究所 14 古田会议精神,研究所
资料来源于官网
预防兽医学与生物技术福建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
福建省人畜寄生与病毒性疫病防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龙岩学院客家学研究中心
学术资源
截至2011年12月31日,龙岩学院图书馆实体馆藏总量已达67.16万册,期刊种类达2000多种,电子图书120万册。在文史哲经典、地方文献资料、各学科门类教学参考资料等方面初步形成了有一定特色的馆藏体系。
龙岩学院图书馆拥有中国知网(CNKI)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硕博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方正电子图书数据库;超星电子图书数据库;读秀学术搜索;中国产业经济信息数据库;中图外文电子图书数据库等数字资源。1998年实现自动化管理,采用ILASII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磁盘阵列总存储容量达95TB。
师资力量
截止2013年9月26日,学校有教职工800余人,教师中具有副高以上职称205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43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两人,省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教学名师3人。
其中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20名;学校另聘有20多位知名大学博士生导师等专家学者为兼职、客座教授。
院系专业
龙岩学院二级学院详细名单 序号 院系名称 序号 院系名称 序号 院系名称
01 龙岩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02 龙岩学院外国语学院 03 龙岩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04 龙岩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05 龙岩学院数学与计算机学学院 06 龙岩学院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
07 龙岩学院化学与材料学院 08 龙岩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09 龙岩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10 龙岩学院体育系 11 龙岩学院艺术系 12 龙岩学院思政部
13 龙岩学院资源工程学院(,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 14 龙岩学院奇迈学院
资料来源于官网
截止2013年9月26日,学校有国家级特色建设专业1个,省教育厅推荐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省重点学科3个,省级特色建设专业6个。
本科类
专科类
奖助学金
1、根据政策规定,品学兼优的学生可享受国家奖学金和国家励志奖学金。
2、设立龙岩学院优秀学生奖学金:特等奖10名,奖金3000元∕人·年;一等奖学金1200元∕人·年,二等奖学金800元∕人·年,三等奖学金500元∕人·年。
3、设立新生奖学金:对于本一线以上录取的学生,学校将一次性发给3000元/人的新生奖学金,按照高考分数文科、理科各前10名进行奖励。
4、其他奖学金:如“邱月娥奖学金”“好事达奖学金”等。
(1)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参评国家助学金,特困助学金4000元∕人·年,贫困助学金2500元∕人·年,分别为学生数的5%、15%。
(2)助学贷款: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新生,入学前在生源地办理助学贷款,亦可在报到后按规定程序申请办理。
(3)勤工助学:学校设立勤工助学专项基金和大学生勤工助学服务中心,开展勤工助学活动。
网络营销能力秀主页http://wm23.cn/sevenxiu
梧桐子个人主页http://www.wutongzi.com/uc/07857884.html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