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省委政府建设茶产业强省的战略部署,结合我县茶产业的实际情况,县委政府确定的目标是:2015年茶园面积达到20万亩。重点培育产品知名度高、市场影响力大、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2--3家,成功打造“余庆苦丁茶”、“飞龙湖白茶”两个地域品牌,把余庆打造成西部茶海最亮丽的明珠。实现茶叶综合年产值10亿元以上。
第一、 继续打牢基地建设这门基础课
一要正确对待规模。
面对国内国际大市场,面对可长可短的产业链,谁也说不准我们的茶园规模是10万亩适宜,是20万亩适中,还是30万亩就必须封顶?我相信,产业上不去,1亩都是多余。产业做上去了,10万亩太少,20万亩也不算多。既然我们挤进了全省42个茶叶主产县的盘子,就必须下大决心下真功夫。基地建设规模、茶叶品种、产业带建设等,都必须要有科学的规划,合理的布局,持之以恒。紧紧围绕3个产业带抓好规划与落实,(即坚定不移地打造好江北绿茶产业带;坚定不移地打造好飞龙湖白茶产业带;坚定不移地打造好乌江流域苦丁茶产业带)。在茶叶发展中坚持做到“四个选好”(即选好茶区、选好茶地、选好茶农、选好茶苗),坚决落实“四个转变”(即从荒山荒坡向好田好土转变,从零星农户向大户能人转变,从布局分散向集中连片转变,从数量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三四四”的工作思路,扎实抓好20万亩茶叶基地规划与落实,强势推进茶叶基地建设,充分发挥茶产业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要强力推进标准化茶园示范基地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工作。
松烟镇二龙茶旅示范园、关兴镇狮山高山茶种植示范基地、龙家镇高标准优质茶叶示范园、大乌江镇有机茶示范基地、龙溪九龙山生态茶园示范基地、小腮镇苦丁茶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白泥镇民同休闲观光茶园示范基地、构皮滩镇油茶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花山乡白茶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龙家生态茶叶示范基地等配套设施建设工作,强力整合资金重点投入茶区道路、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茶园建在那里,水泥路就修到哪里,配套设施就跟在哪里。从二龙到回龙精心为余庆这位“大美女”打造一条永不变色的珍珠项链。环境改善、产业提升,只有把更多的点打造好,余庆茶叶才形成群星闪耀、百花齐放的盛况。
三要攻克种苗问题。
我们的茶园建没有苗,以往的发展中有相当大比例靠外省购进。品种纯度得不到保障,甚至数量都没有法保障。外进苗成活率不高,增加了建设成本。未来几年,还要新建近10多万亩茶园,每年都有部分老化茶园需要改造。因此,必须下决心建设育苗基地,确保用苗自给。
第二,牢牢抓住质量安全这条生命线
农产品质量安全不仅事关人民身体健康,同时事关产业自身的安全。从某种意义上讲,有些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一经媒体曝光,还没给消费者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却会给产业以致命打击。为此,我们要从三个方面着力,进一步做好茶叶质量安全工作。一要加大茶园标准化建设的推进力度。大力推广标准化茶园栽培管理技术,积极推进使用茶叶专用肥,大力发展专业植保队,推行病虫害统防统治。二要进一步加强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违规销售使用禁限用投入品行为。严禁高毒、高残留农药流入茶区。三要拓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参与度。加大对产地茶青交易市场、茶叶市场茶叶农残的抽检和督查力度,严格执行农残的产地准出和市场入制度,建立健全茶叶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
第三,切实做强加工企业这个火车头
加工跟不上,做大做强茶产业就无从谈起。今后,我们要把扶持加工,作为茶产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市场茶产业资金将重点用于扶持加工和市场开拓。一要促进资源流动。借鉴学习“三资”转换工作经验,为生产要素向茶产业聚集提供更便捷的渠道,为涉茶资源整合创造更加便利的条件。继续引导社会资本投入茶产业,实现跨行业、跨区域、跨所有制经营。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强对外宣传,到浙江、福建等茶叶大省招商,引进一批茶企茶商来余投资建厂,按照能大则大、大小兼宜的原则,不遗余力地引进茶叶企业,千方百计为企业排忧解难,扶持其做大做强。5年后能有2—3家企业脱颖而出,成为国家级龙头企业、上市公司,也就是余庆茶叶辉煌之时。
第四,着力突破市场销售这个瓶颈
以区域品牌为主导,积极开展茶产业宣传推介。要按照不同茶类,不同产品、不同特点、定位细分市场,明确目标市场。支持茶叶龙头企业到北京马连道、陕西西安、广东芳村、山东济南等重点目标市场,设立专业卖场、直营店、专卖店或委托经销、代理经营。建立与淘宝网、广东省新集团茶叶交易中心、北京马连道茶叶交易市场等重要市场的信息交换和交易平台。要加快推进石羊湖茶叶商品一条街的建设。积极与主要目标市场重要渠道商开展合作,共建茶叶销售渠道网络。积极参与和国品黔茶公司的合作,利用“国酒茅台•国品黔茶”这个平台,借助国酒茅台的市场影响力推介茶叶。
第五,紧紧抓住延长产业链这个方向
以嫩茶青为主的茶叶产品,独集中在茶树尖上。放眼整棵茶树,我们浪费了多少茶资源?用一棵棵翠嫩的茶芽载整个茶产业,我们承担了太大的风险。今后,要跳出翠芽做茶叶,苦丁茶、绿茶、白茶、红茶、油茶全面发展,高端产品、中低端市场同步开发,嫩茶青、老茶树综合利用,茶叶与穿戴、居家等发挥保洁作用,还有不少地方推出了茶叶保健枕。要跳出茶业做茶业。积极探索推广茶桂相间等有益间套作模式,推广茶林养鸡等立体种养结合模式,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加快茶园观光旅游业的发展。做长产业链,做宽产业路才能提升综合效益,降低产业风险,做到产业可持续发展。
第六、狠抓苦丁茶和飞龙湖白茶的品牌的建设
苦丁茶虽是我县的特色产业,优势产业,享有“绿色金子,小叶苦丁茶”的美誉,获得“中国小叶苦丁茶之乡”、“余庆小叶苦丁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全国小叶苦丁茶示范基地县”、“全国第二批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县”、“第31届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等多项殊荣。但一直徘徊不前,严重存在产品定位不准,包装设计落后、宣传推介不力、市场开拓不强等问题,做大做强苦丁茶品牌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艰巨任务。如何从苦丁茶产品定位、包装设计、广告宣传、市场营销上找到突破,全面推进统一标准、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宣传、打捆推介、抱团出山的品牌发展战略,全新推出余庆苦丁茶,让苦丁茶在群茶万千,品牌林立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通过各种形式宣传推介余庆茶叶,提升余庆苦丁茶和“飞龙湖白茶”品牌的知名度,扩大消费群体。尤其突出做好高速公路茶叶广告的宣传,高速公路广告是茶叶宣传推介来得最快、效果最明显的方式。力争在省内的各高速路段建更多的永久性钢架广告牌,长期宣传以苦丁茶为主的余庆特色农产品。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