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里来的“实干家”

家乡区县: 六盘水市钟山区

省里来的“实干家”

     52岁的袁守良从省环保厅来到钟山区大河镇周家寨村驻村已经有两个多月了,别看他是外地人,可短短两个月,已经让他在周家寨村成了名人,村民们和同事们都纷纷为他点赞。
“3月14日,天气晴。我到嘎牛苗寨新区进行环境整治调研,看到新区环境卫生存在‘脏、乱、差”、农户没有独立厕所等现象,我认为奔小康不仅仅是带领老百姓致富,同时还要改善老百姓的生活环境,希望能通过相关部门争取资金,为改善这里的人居环境出一份力……”
这是袁守良驻村日记中的节选。今年3月9号,袁守良来到钟山区周家寨社区投入驻村工作,尽管“初来乍到”,但袁守良却以极高的工作热情和极强的工作思路赢得了同事赞许。
“袁守良的工作务实,绝不是夸夸其谈的那种。自从他下来以后,做出了两个方案,一个是环境整治方案,一个是村的经济发展规划。”周家寨村代理主任郭刚赞许道。
郭刚主任所说的环境整治方案,是袁守良的第一份成果。刚来到周家寨村,他就闲不住,每天走村串寨,不停地“找问题、出点子、谋出路”。当他来到周家寨村8组的嘎牛苗寨新区时,工作的专业性让他敏锐地发现了一些问题,“这里环境脏乱差、农户没有独立厕所,让人看了‘心酸’”,袁守良在日记里这样描述道。为了能够尽快解决问题,他多次来到苗族新区进行调研,并写了《周家寨嘎牛苗寨新区环境整治建设项目》申请方案提交给上级部门,争取项目资金。
周家寨村偏远,离他的老家赤水有800余公里的距离,袁守良自从驻村以来只回过家一次,村委办公楼楼顶的小阁楼里,一张简易的沙发床、一台时常收不到信号的电视机,便成为了袁守良的“家”。他自诩自己为“村孤”。
因此,工作之余他最爱做的事儿就是和老百姓们聊聊家常,再看看社区里的万亩花卉基地、葡萄长廊。
为了让工作组能够踏踏实实驻村、实实在在做事,袁守良还制定了一系列“管理措施”,如严格的考勤制度、每周必开例会、每月考核等,尽管有些“苛刻”,但工作组的其他成员却非常信服他,因为他对周家寨村的发展怀有一颗赤子之心。
谈到下一步的工作,袁守良说:“我们工作组不仅要为村里面出谋划策,还要为老百姓做实事,比如农村环境整治、发展产业等。下一步,要按照同步小康的工作要求,密切联系群众,多跟群众交心谈心,为他们的致富发展和村里面的规划做点实事。”

 

弦歌未央(2015-05-0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