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三丰与八轿山(民间故事)

家乡区县: 贵州省余庆县

张三丰与八轿山(民间故事)

“头顶八轿山,脚踏喻家河,谁人识得破,金银用马驮。”各位,说的便是敖溪境内的一处宝山。过去人们相信风水,认为只要祖坟埋得好,后人便能发富发贵,因此在这里寻地安葬逝者的不计其数。山麓四周,一座座坟茔如笼中馒头般排列着。这山,就是八轿山。

  涛涛乌江,水流湍急,沿岸深壑纵横,阻断两岸居民交往。仙人张三丰欲在江上架设石桥,促进交通畅达,造福百姓。但寻遍合江两岸,也无理想的架桥石材,就四处考察,终于在敖溪境内的柏林村大茶园组一处名叫“雷打岩”的高山,找到如意的架桥石料。是夜,张三丰乘轿急赶至雷打岩山麓。原来的茶园,四面环山,山间流水潺潺,中间平地数千亩,阡陌纵横,居民安居乐业。一天夜里,忽然雷声大作,大雨如注,平地水深数尺。天明,人们起来,却不见了那一马平川,只见一峰屹立,高耸入云,那山上全是如刀砍斧削的石头,山脚一座石庙,里面一尊山神,面目狰狞,手执铁锤,虎视眈眈,盯着过往人群。因这缘故,一时轰动四方,观者如云。这山岩因雷雨而生,故而取名“雷打岩”。这山神庙,我幼时曾见过,不过并非石室,是用木头搭建,年久失修,如今早已倒塌。那山神,据说早就在“破四旧”时毁掉了。不过如今居住这里的村民,还是对之非常敬仰,春节、三月三、中元等节气,善男信女们仍要将猪头、活鸡、刀头、酒醴、信香纸烛等物,抬到原庙基处祭奠,以祈风调雨顺,人兴财发。

  这茶园内,原有几百户人家,皆族聚而居,因这雷打岩占据了田亩,人们只得将房屋移到山边,岩西南仍有大片平地,供养人们生息。却说张三丰乘夜色赶到此处,停轿西麓,急急挥动赶山鞭,赶山运石。当石头轰然滚落,声如巨雷,惊动了当地山神。那山神大怒,与张三丰斗智斗法,终不敌张三丰道法深厚,万般无奈,便学雄鸡报晓,引得山寨雄鸡齐鸣,张三丰闻之大惊,误以为天亮了。原来神仙法力,只可夜间行使,白天怕见阳光,非但不能运作,还会毁掉功夫。于是长叹一声“天光矣!”未及上轿,慌忙之间,腾云而去。把那轿留于此,变成一座大山,故名“八轿山”。那“雷打岩”顶峰,其东南面陷塌一角,滚石累累,石峰危立,传说即张三丰赶石出。

  如今,八轿山上,广有松柏,四季葱郁。与比邻的雷打岩,双峰兀立,极目仰视,山间云雾缭绕,似有神仙常驻,颇为壮观。轿身四围,八座小山如轿夫各就各位,随时待命,恭候仙人。旧县志记载,八轿山与敖溪境内的横担山、老鸹坪、九龙山等名山齐名。

schun(2015-05-0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