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田县的经济

家乡区县: 湖北省罗田县

综述

2011年,全县生产总值75.1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4.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30亿元,增长8.62%;第二产业增加值29.90亿元,增长10.46%;第三产业增加值25.99亿元,增长25.48%。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25.7%、39.7%、34.6%。[7]

2012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85.1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6%。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 21.19亿元,增长5.7%;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33.65亿元,增长13.2%;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30.26亿元,增长14%。三次产业结构比由 2011年的25.7:39.7:34.6调整为24.9:39.5:35.6。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 业、房地产业、营利性服务业及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1.3%、8.9%、6.4%、24.3%、5.1%、12.6%和19.7%。[8]

农业

2011 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2.07亿元,比上年增长23.04%。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9.30亿元,增8.6%,其中:种植业12.14亿元,林业 0.64亿元,牧业5.46亿元,渔业0.59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0.47亿元,分别增长4.0%、7.7%、19.3%、8.9%和12.3%。

2011年,全县粮食种植面积40.08千公顷,比上年减少0.8千公顷;油料作物种植面积13.18千公顷,比上年增加0.42千公顷;全年粮食产量23.04万吨,增长4.21%;油料产量2.5万吨,增长3.73%;蔬菜县城

产量17.77万吨,增长11.20%;水果产量6912吨,增长41.73%;

2011年,全县牲猪出栏21.03万头,比上年增长10.51%;牛出栏3.50万头,增长19.86%;山羊出 栏20.20万只,增长61.60%;家禽出笼102.5万只,增长3.12%;蚕茧产量1750吨,增长9.38%;肉类总产量2.67万吨,减少 19.73%;水产品产量7180吨,增长6.09%。

2011年,全县完成造林面积2400公顷,比上年增长71.43%;木材采伐量3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6.38%。板栗面积达到101.2万亩,其中:挂果面积56万亩;板栗产量达到6.01万吨,比上年增长30.65%。[7]

2011年,罗田荣获“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农村服务体系逐步完善,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89家,新建村级综合服务社50家。罗田县被授予“中国野生兰花之乡”和首批“全国林业专业合作社示范县”,三里畈錾字石村被授予“中国古柿树村”。[9]

2012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5.21亿元,比上年增长9.8%。全县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1.19亿元, 增9.8%,其中:种植业13.36亿元,林业0.69亿元,牧业6.06亿元,渔业0.6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0.48亿元,分别增长10%、 8.8%、11%、2.9%和1.1%。[8]

工业

2011年,全县全部工业增加值23.7亿元,按可比价增长10.26%。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以上企业)48家,完成总产值47.67亿元,增加值14.74亿元,分别比同期增长49.5%和24.4%。

全县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水力发电量33195.86万千瓦小时,农用化肥折纯114513吨,布4585万米,棉纱4158吨,蚕丝146.17吨,商品混泥土122504立方米,饮料酒2041千升。[7]

2012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59家,比上年净增11家,增长22.9%;完成工业增加值19.05亿元,比 上年增长16.7%。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5.3亿元,增长16.0%,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5.16亿元,减少12.9%;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看,采矿业6.17亿元,制造业43.97亿元,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5.16亿元,分别比同期增长11.3%、18%、1.2%。全县规模 工业产业全年完成销售产值53亿元,比上年增长13%;实现利润1.72亿元,增长8.8%。[8]

贸易服务业

2012 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23亿元,比上年增长15.7%。分城乡看,城镇实现零售额32.99亿元,增长16.1%;乡村实现零售额 6.24亿元,增长13.8%。其中,限额以上企业31家(单位)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4.27亿元,增长12.9%。全县外贸出口总额3795万美元,比 上年增长54.3%,实际利用外资306万美元。

温和的午后(2015-05-0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