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城中学1924年初创于清末县城南街高等小学学堂(今县幼儿园东侧)内,1940年重建于清玉泉书院旧址(今城关一小址),1947年迁至县南业善,解放后复回原址。1949年复名为陕甘宁边区澄城县初级中学,1958年改称澄城县城关中学,1959年1月改称蒲城县第三中学,1960年5月改称蒲城县澄城中学,1961年9月改称为澄城县澄城中学。1964年迁入现址(县城东五路)。2002年12月被渭南市人民政府命名为“渭南市示范高中”,2003年1月被陕西省教育厅批准晋升为“陕西省重点中学”,2006年9月更名为“陕西省标准化高中”。2011年12月被陕西省教育厅命名为“陕西省示范高中”。校园占地面积68.8亩,建筑面积51865平方米,拥有教学班79个,在校生4700多名,教职员工363人,其中专任教师293人,特级教师2人,中高级教师171人,国家级先进教师6人,省、市先进教师、教学能手25人。
澄城中学已走过了整整八十九年历程,在八十九年的风雨兼程中,几迁校址,几易其名,尽管如此,为国家为人民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合格人才。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学校教育的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学校领导班子团结带领广大教职工,提炼升华了新时期的澄中精神和办学思想。砥砺出了“励志、修身、笃学、创新”的校训,孕育了“文明、守纪、勤奋、和谐”的校风,形成了“敬业、务实、严谨、求真”的教风、“厚德、博学、质疑、善思”的学风与“求细、求实、求精、求新”的工作作风。新世纪以来,学校坚持“对学生负责,为学生服务,让家长放心,使社会满意”的办学宗旨,牢固树立“制度教人,情感留人”的管理理念,秉承“点燃师生智慧火种,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幸福奠基”的办学理念,努力实现“育一流人才,办名牌学校”的办学目标,弘扬“自强不息,勇创一流”的澄中精神,不断推进管理改革,提高办学质量。
近十年来,学校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注重效能”的思路,校舍建设始终保持着强劲的势头。先后投资268万元建成了3#教师宿办楼,解决了80名教师的住宿问题;投资163万元,改造了办公大楼及楼前广场 ;投资116万元采用最新建筑材料进行了三栋教学楼的加层改造,增加教室13个;投资325万元新建一座七层4025平方米的4#教学楼,新增教室24个;投资638万元,建成了集、电教、图书、阅览、艺术为一体的综合大楼;投资600万元,新建学生餐厅5435平方米,解决了师生的就餐问题。在教学设施建设上,学校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的原则,不断更新教学设备,先后投资6万元装备了教师集体办公室,改善了教师办公条件;投资300多万元进行了校园网络系统的改造,购置计算机320台,按要求配齐了教学、办公和多媒体演播厅的设备,完善了电教设施的配备,实现了室室通广播,“三机一幕”进教室;投资87万元,按部颁Ⅰ类标准配置了理、化、生实验仪器、标本、模型、挂图等,并更新了全部实验桌椅,重新装备了标准化理、化、生实验室5个,教师的演示实验与学生的分组实验开出率均达到100%;学校图书室藏书7万余册,工具书、教学参考书刊300种以上,电子图书80万册,报刊、杂志150余种,音像资料、计算机教学软件等“三片一带”8000余片,基本满足了教学的需要。体、艺、卫器械设施投资12万元,并设立音乐班,有专门的活动室。教学设施建设总投资460多万元,教学手段日趋走向现代化。2008年9月澄城中学作为陕西省普通高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