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珰 在大方、金沙、黔西、赫章、纳雍等地苗该村寨广为流行。由于居住地域和方言土语不同,还有洛签、杜哪、杜胆、不度等多种名称。洛珰通常由单人操苗语表演,综合运用说、唱、奏、学等艺术手段,故事中人物需唱时便唱,需何种乐器演 奏时便用何种乐器演奏,同时模仿故事中各种人物语调,绘声绘色地表现角色感情,表演者须是表演技巧较全面的人。洛珰表演不拘场合,婚、丧、节庆、野外、室内皆可表演。表演者重在说而不在演,观众重在听而不在看。表演时无需服装道具和化妆。洛珰曲目丰富,现搜集有百余个之多。内容大多带有神话传说色彩,其中拟人化故事占相当比重。代表曲目有《安品与满奏》、《麻么与龙女》、《老虎与狐狸》等。
署日 ( 阴平 ) 署日流行于赫章、纳雍、大方、毕节等地苗族村寨。因演唱场合的不同,分为婚、丧场合中演唱的“谷”和情场中演唱的“卓”两类。因内容之不同,又分为婚事和丧事两种,演唱时,两者不可错用。其表演形式为单人操苗语演唱,不择场地,不用服装道具。署日唱腔,具有强烈说唱性。旋律音仅在一个相对固定调式音列内,随字调高低升降变化。唱词结构散、韵相间。代表曲目有《鲁楂和母苏》、《白佳与谷绕妮薄》等。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