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医学院

家乡区县: 贵阳市花溪区

贵阳医学院成立于1938年,原名国立贵阳医学院,是当时隶属于教育部的全国九所国立医学院校之一,1950年更名为贵阳医学院。是贵州省省属重点高等学校,医学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1]
截至2014年,学校地处贵阳,新老校区占地总面积2268.5亩,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亿余元。2013年5月22日,贵阳医学院成功入选国家教育部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大学。

历史沿革

1937年12月31日,成立国立贵阳医学院筹备委员会,并任命李宗恩为筹备委员会主任委员。
1938年1月1日筹委会在汉口建立,教育部加聘张志韩(原任贵州省教育厅厅长)和杭立武(在教育部任职)二人为筹备委员。
1938年3月1日国立贵阳医学院宣告成立,教育部正式聘任李宗恩博士为院长。
1947年7月,李宗恩院长调任北京协和医学院院长,教育部另任朱懋根教授为院长。此时的贵阳医学院为全国仅有的九所国立医学院校之一。
1950年12月24日根据国家统一规定更名为“贵阳医学院”,划归贵州省人民政府管理。

院系专业

据2014年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设有20个教学单位(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院、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成人继续教育学院、研究生院、护理学院、医学检验学院、医学影像学院、口腔医学院、运动与健康学院、医药卫生管理学院、医学人文学院、海外教育学院、外国语学院、社会科学教学部、法医学系、麻醉学系),截至2013年底,有直管附属医院7所(在筹中1所)。

直属附属医院

直管附属医院: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贵阳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贵阳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贵阳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贵阳医学院附属白云医院、贵阳医学院附属乌当医院、贵阳医学院附属安顺医院、贵阳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筹)

师资力量

截至2014年,学校有在职教职工1413人,其中专任教师907人,博士207人,具有副高以上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576人,其中,正高220人(二级教授14人,博士生导师21人)。师资队伍中,有国家杰出专业技术人才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一二层次专家3人,原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4人,教育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3人,全国模范教师2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省核心专家3人,省管专家2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45人和省政府特殊津贴30人,省级教学名师11人,省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名师2人,获得国家和省级优秀科技工作者、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70余人次。2008年-2014年,柔性引进“候鸟型”人才18人,其中,兼职两院院士4人,长江特聘教授2人,美国生物医学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

学科建设

截至2014年,学校有省级重点学科7个,省级临床重点学科5个,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3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1个。[10] 学校有基础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医学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涵盖二级学科博士点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8个(涵盖二级学科硕士点45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5个。
省级重点学科(7个):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病原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内科学(血液病)、卫生毒理学、药剂学
省级临床重点学科(5个):肝胆外科、神经外科、医学影像科、感染科、血液科
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3个):重症医学科、急诊医学科、皮肤性病科
省级临床重点专科(1个):内分泌代谢科

交流合作

学校与美国、加拿大、英国等长期展开各项合作和交流活动,2004年9月,“中加防癌抗癌—控制吸烟”代表团来到附属医院参观、讲学并达成合作协议。2004年12月,教育部“春晖项目”留瑞学人服务团到学院讲学并签订科研合作协议。

WangZiYing(2015-05-0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