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阳人主食大米,间或面食,近年来人民生活日趋平衡,因地域或种植习惯形成的主食差别减弱,但城乡餐式稍有不同。城镇为适时适事早而准,不误上班、上学、应市。居民多上街“过早”,早餐以面食为主,油条,馒头、包子、花卷,油饼、煎饼、包面、热擀面、米粉、面条、醪糟、豆腐脑、稀饭等。中餐、晚餐主食大米饭。多以蔬菜和猪肉、鱼、禽,蛋佐餐。上午7点左右早餐,12时午餐,18时晚餐。近年城镇兴起“夜霄”。在街边或夜市摆“大排档”,在餐厅或歌舞场喝夜酒,成为人们的消费时尚。
旧时家境贫困的农民,多以杂粮、瓜菜为主食,极少食大米。农闲时一日两餐。现均一日三餐大米饭,以家种小菜、自制咸菜佐餐。农忙季节,上、下午各增加一餐副食:稀饭油条或糖水泡米花。早饭贵早,有“早饭一根绳,一家不出门”之说。佳肴美食只在传统节日备用。
当阳盛产大米,传统副食多以米面为原料。如城镇居民爱吃的发糕、汽水粑粑,均以大米为主要原料,磨成浆,加入少许发酵过的陈浆和糖,蒸煎而成。其味松软香甜。农村在每年冬季农闲时,有摊豆饼的习惯。将大米、绿豆混合磨制成浆,摊成薄饼,切成条块,或炒或煮,其味胜于麦面机制面条。
本县人口味偏咸,多喜食腌菜。每逢蔬菜旺季,几乎家家腌制咸菜。传统的有盐菜(盐渍白菜),鲊广椒(辣椒拌米面加少许盐)。农历腊月间,户户腌腊肉制香肠,以备春节之需。遇有喜庆之事,则以传统的“四大六小”、“头大尾小”宴请宾客。所谓“四大”一般是:肉糕圆子、玉兰片炒肉、扣肉、清炖膀四大碗;“六小”即:烧鸡、红烧鱼、猪肝、瘦肉、牛肉或羊肉、猪肚。“头大”即三鲜(肉糕、圆子、蛋卷);“尾大”即蛋汤;中间上几碗小炒。正宗当阳菜味重色偏暗。20世纪未,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当阳人餐桌上的菜肴发生了很大变化,麻辣的、清淡的、酸甜的各种口味均可选择。新疆羊肉串、兰州拉面、北方水饺、油焖大虾等风味小吃随处可见,“肯德鸡”、“汉堡包”等外国食品也进入百姓饮食。与此同时,一种返朴归真式的饮食习惯又悄然兴起。“郭场火锅鸡”、“王大岩野味餐”、“农家菜馆”受到许多食客的青睐。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