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简介:
日照竹洞天风景区位于日照城区西端的将帅沟毛竹园,总面积1000多亩,其中毛竹面积200多亩,其他竹子面积400多亩,水域面积400多亩,是南竹北移的成功典范,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景区绿化面积在80%以上,生长着毛竹、淡竹、斑竹、箬竹、紫竹、钢竹、金镶玉竹等100多个竹子品种。同时辟有专门的竹子品种展示区域,既是一个天然氧吧,又是一个生态植物园。
风景区主要由竹文化园、民族文化园、休憩园、水上娱乐园、原生毛竹林及农家乐生态园等6个功能区组成,构成“品茶赏竹、休闲娱乐”的旅游文化主题。
风景区与美丽的付疃河相依相伴,交通条件便捷,地理位置优越。距长途汽车站8公里,距同三、日东高速公路入口5公里,距日照海滨17公里,距日照国际候船厅20公里,15路公交车终点站设在景区门口。
风景区充分体现了浓郁的江南风情和民族文化特色,园内建有侗族鼓楼、茶苑及民族文化村寨等30多处景观,配套了餐饮、住宿、旅游购物等服务设施。少数民族演出团常年为游客表演民族歌舞,特别设有游客参与性强的竹竿舞、娶亲、上刀山下火海、斗鸡、套鸭等娱乐项目。竹林间百鸟争鸣,河面上白鹭嬉戏,游客可乘竹排、乌篷船尽享北方江南风光。
1 主要景点 “江北第一竹”标志碑
现在大家看到的“江北第一竹”标志碑是著名书法家王峰的大作。五个大字道出了这个景区的特色所在。无论是面积还是种类,这里称作“北方第一竹园”是当之无愧的。在这里我简要地向大家介绍一下这片毛竹园的成长史。“毛竹生南国,溯源至盘古,移植过江北,侨乡当故土。”1972年,当地群众为发展多种经营,大胆试验“南竹北移”,从浙江德清县移来毛竹22株,栽培于此.标志碑上的”将帅”是指毛竹园所在的将帅村.“几经霜雪寒,数度旱涝苦,繁衍三十载,悄然成一族”。目前,景区毛竹已衍生到8万多株。亭亭玉立的毛竹与园内的淡竹、紫竹、金镶玉竹等几十个品竹种和睦相处,繁荣共生,形成了一片靓丽的独特风景。这个标志碑小广场的周边就有10多个竹子品种。这种竹子叫金镶玉竹,又称金明竹,是比较耐寒的竹子品种。大家注意看,这种竹子的竿是黄色的,但它的凹槽部分却是绿色的,前后在每一竹节中对称生长,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这边大家看到的是紫竹,也叫墨竹,它可做笛子、箫等吹奏乐器,还可做钓鱼杆。紫竹也是国画大师最常画的竹子品种。黄杆京竹周身黄色,当地叫它金杆竹。这几株是非常稀有的品种,叫做“辣韭矢”,这种竹子叶子从根部就开始生长,而且竹节的部位较肿大。再来看一下箬竹,这种竹子竿矮、叶宽,样子很象大姜,是北方园林美化常用的竹子品种。这种竹子是罗汉竹,在杆的下部或中间部分约十公分左右分布着螺旋形状的肿节。茶杆竹也是一种名贵的竹子品种,咱们与其它竹子会发现这种竹子的叶片在竹子的主杆上生长的,叶面宽大细长,属于一种丛生竹.现在大家看到的这种竹杆既粗又高的竹子就是毛竹。这是我们这个风景区主要的竹子品种。毛竹一共有四个品种,我们这个景区里面就有三个,分别是绿毛竹、紫毛竹和花毛竹,现在大家看到的是绿毛竹。
高风亮节
“高风亮节”四个大字,是时任山东省副省长的王裕晏同志游览竹洞天时的题词。大家知道,历朝历代咏竹颂竹的诗作题词无数。文人墨客都为竹子那种“盘根不错节,修篁挺铮骨,耸拔云霭间,虚怀仍如初”的风格气质所倾慕折服。
竹王
这棵年龄五岁的竹子是竹林中最粗、最直、最高的竹子,所以被选为“竹王”,请大家猜猜看,竹王有多高、多粗?竹王一共有25米多高,“腰围”48公分。请大家再猜一猜,竹王从发笋到长成,一共用了多长时间?这棵竹子仅仅用了30天的时间,就长成竹王了。竹子在发笋期,如果正赶上春雨绵绵水份充足,长得就非常快,有时一天就可以长高1-2米。而到了30天以后,它就不再长高、长粗,而转向生长枝叶和韧性了。
“惠风和畅”碑
现在大家看到这块碑用的是书圣王羲之的字体。“惠风和畅”四个字在《兰亭集序》中曾有出现.大家也许会问:为什么“和”字旁边是个“日”字旁呢?传说是王羲之醉酒之后所写,果真如此吗?这已经是一个千古之迷了。
南竹北移纪念碑:这块南竹北移纪念碑记载着这片毛竹林的历史。1972年春天,为响应上级发展多种经营增加农民收入的号召,当地群众从浙江省的德清县移植来的67棵竹子.其中,22棵就栽培在尧王井旁边。经过30多年的繁衍生息,发展成现在的这一大片近百亩的毛竹林.
民俗文化园
民俗游乐区由少数民族建筑、歌舞剧院、民族村寨、民俗文化、大森林艺术馆等景点组成。大家先跟我去民俗文化园参观,一会儿给大家留出自由活动的时间,请大家先不要离队分散。这条长廊的葡萄和瓜果请大家自觉爱护。各位游客,左边这坐竹木结构的建筑物是民族歌舞剧院,过一会儿,请各位到歌舞剧院观赏少数民族歌舞表演。
大森林艺术馆
这是一座雕刻艺术的殿堂。馆内陈列的一百二十多件雕刻书法作品,都是祖氏父子亲手书写雕刻而成的力作,曾多次参加过北京、天津、西安博览会和九九昆明世博会并获奖。这里陈列着两个门类的艺术品,一是板刻书法作品。九四年在北京成功的举办过展览,由光明日报社赞助,沈鹏、张承先等老一辈名人学者艺术家到会并研讨,开拓了刻字艺术的新境界,百家姓、心经等就是代表作。二是木结雕艺术,曾参加九九昆明世博会,各类作品的主旋律是讴歌时代精神,弘扬大森林文化,宣传环境保护。
2 景区人文
“百家姓“:是板刻书法中的精典,长8米,单姓复姓500多。据专家统计中国五十六个民族共有5300个姓氏。
“心经”是佛学金刚经最精彩的一段。其它作品为传统和现代刻字,刀法奇特。
“拳王”:展示了胜利者力与美的艺术。
“猴子与鳄鱼”:猴子为过河吃香蕉与鳄鱼展开了一场斗智斗勇的童话故事。
“梦里水乡”:如今盛世得温饱,梦想成真更光明。改革开放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大海的女儿”:作品展示了宽阔美丽深邃的大海。
“相濡以沫”:颂扬了爱情的忠贞,地球上的水是有限的,提醒人们保护水资源。
“女娲补天”:是环保系列的代表作。如今大气污染,南极臭氧层出现空洞,我们应该用女娲的献身精神来保护自然环境。
“忧”:森林遭到人为的破坏,老鹰背着巢穴无处安家。我们爱护森林,爱护大自然,就是爱护自己的家园。
“蜗牛与黄鹂鸟”:出自台湾民谣,蜗牛正在奋力攀登。
“神龟潮河”:诗云:“天地灵气润复苏,神龟竞相破土出。涛声阵阵唤游子,无边大海是归途。”呼唤海外游子回归祖国报效国家,作品具有较强的时代性、思想性和艺术性。
“勤”:讴歌了蜜蜂辛勤采蜜酿造甘甜的奉献精神。
“八戒抢亲”:再现了西游记高老庄一段佳话。
“魂系江河”:雕于九八抗洪。
“中华魂”:黄河母亲河,中华民族的摇篮。
“报喜佛”:是镇馆之宝。材质为北方柞木,,树龄有一千三百年,笑口常开报喜来。
“东方醒狮”:世博会获奖作品。神情、结构极妙.
墙上四幅照片是祖氏父子在北京办展时的真实写照,与著多名家学者时的情景研讨。
“春潮”:是展品中艺术品位极高的精品。自然天成,黑白相兼,浪花对撞出改革开放的春潮。
“苍龙归海”:雕于九七香港回归之时。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照片记录的是祖氏父子为邓小平九十大寿的献礼时的情景。作品由徐光春交邓楠带回家中。
“冬”:冬天来了,熊妈妈为熊宝宝营造新居。
“雄风”:雄健有力,自然天成。
“母与子”:猎豹哺育幼子的动人情景。
“竹林深处”:国宝大熊猫繁衍旺盛。
“鉴金东渡”:盛唐高僧渡东赢,中日友好溯源长。
“大好江山”:展示了祖国大好河山,祈盼台湾早日回归祖国。
其他作品敬请广大游客细细口味。
大家参观完后,随我到民俗文化村参观。
十八罗汉
大家现在看到的是罗汉堂。里面供奉着降龙、伏虎、笑狮、骑象、坐鹿、布袋、芭蕉、长眉、欢喜、过江、探手、托塔、挖耳、看门、开心、举钵、静坐十八罗汉。请大家参观时不要大声喧哗,不要拍照和抚摸。这十八罗汉前生无恶不作,后拜释迦牟尼为师,修成正果,实际上释迦牟尼原本只有十六个弟子,另有两尊是中国人所添增的。请各位游客看每位罗汉的简介牌,十八罗汉代表十八种运势。古人曰:“人在明处走,运在暗中行。”希望各位有信仰的可以朝拜。人生无常,有险有关,别无它求,只求平安。如果没有信仰的随意参观一下就可以了
平安神
各位朋友,面前的这座慈祥和蔼的神像便是平安神,又名广泽尊王。他是专管平安的一位神仙,下面这四个字是竹报平安。“竹报平安”是当代书法家吴中奇老先生所提。大家在此可拜一拜平安神,把平安带回家。正所谓“畅游竹洞天,一生保平安”。
侗族鼓楼
现在大家看到的这座七层建筑叫做鼓楼。在侗寨里,只要有侗族人群的地方就得建鼓楼。鼓楼是侗族村寨特有的标志性建筑物,她见证了这个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鼓楼既是族老召集族人集会的场所,也是节庆、娱乐甚至是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地方。她用广西特有的油杉木建成,全部为木结构。鼓楼可经百年以上风雨的洗礼,是民族建筑的奇葩再往前走.
原生毛竹林
再往前走,就到了原生毛竹林区。大家看,这种竹竿较细的竹子叫钢竹。这种竹子不仅可供观赏,还是一种实用价值很高的竹子,通常它可以做竹杠、竹椅等承重较强的器具。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亭子叫作“清心亭”,当我们远离都市的尘嚣,置身茂盛的竹林中,就会感觉到生活中的种种烦恼一扫而光。
竹林七贤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竹林七贤。三国魏末晋初,竹林七贤是七位贤士的简称。他们崇尚老庄之学,喜欢在竹林下肆意酣畅,不束礼节,生性豁达,他们七位分别是稽康、阮籍、阮咸、刘伶、山涛、向秀、王戎。宋朝的苏东坡曾这样写到:“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由此可见人们对于竹子的亲密情结和高雅情趣。
再一次感谢各位游客到竹洞天风景区游览。今天我的讲解有不周到的地方请各位朋友多多包涵。欢迎各位游客经常来我们风景区指导、参观。竹报平安、竹送平安,祝大家一年四季健康平安,旅游愉快一路平安!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