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文物古迹遍布全省,古雕花楼就有两处,一在苏州太湖之畔的东山,再一个就在泰州大江之滨的高港,一南一北,形同姐妹,都是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苏州东山雕花楼为不少游人所熟悉,而泰州高港雕花楼,则是许多年来藏在深闺人不知。
18世纪中叶,来自江南的姚氏,在高港经营木材销售,兴建了姚家大院,于清朝乾隆四年正式落成。风光160多年的姚家,因主人经营不善,至民国初年,卖给了从事长江航运的李松如。李松如买到姚家大院后,花重金大兴土木,大规模地进行了一次扩建。
自李扩建至今,又近百年。其间经日寇炮击、国军糟蹋、红卫兵造反。所幸其中的主要建筑雕花楼仍基本完好,经高港建设局精心策划,常熟古建泰州分公司认真修复,已恢复了原貌,重现出昔日的风采。
先从南立面看起。南立面的下面是雕花楼的北大门,在北大门内的天井正中,雕刻一座重檐门楼,门内1只蝙蝠,口衔一串铜钱,门右下部雕回首张望的麒麟,门外还有4只蝙蝠,从附近向门楼飞来,这样就构成了“五福临门前”的祥瑞气象。“福”蝙蝠,“五福”用5只蝙蝠,“临”是麒麟,“前”是一串铜钱。雕工创作的“五福临门前”木雕作品,其他地方未曾见到过。
左边,另一只蝙蝠嘴内衔了个如意,下面一根藤上结了两个大冬瓜,还有一只大螃蟹,这是“福如东海”的意思。“福”是蝙蝠,“如”是蝙蝠嘴内的如意,“东”那个藤上结上的2个大冬瓜,这样“福如东海”就表现出来了。平常我们对“福”、“如”、“海”谐音的蝙蝠、如意、螃蟹并不生疏,而“东”实在难以找到合适载体,聪明的古代工匠,竟然想到了人们熟悉的“冬瓜”,来表示“东”,这种“福如东海”的木雕,也许全国仅此一例。
“五福临门”和“福如东海”都是古人期盼的福,除了福,雕花楼木雕里还隐藏着禄。左边的一组图案,有不少的梅花鹿,形态各异,雕得很好玩,其中有的奔跑,有的跳跃,有的在凝神,有的在后望,有的幼鹿依偎在母鹿怀里,还有雌雄一对相亲相爱,最右边树洞口的这只小鹿,一半在里面,一半在外面,妙趣横生,不多不少整整10只。10鹿谐音“食禄”,寓意“食皇家奉禄”。
这边鹿,那边羊。高低起伏的山头里,松柏柳树枝叶下,6只山羊悠闲自若,它们头都朝向天空中的一个“日”字。中国古代阳与羊同音,羊即为阳。“三阳”依照字面分析,可以直观地看成三个太阳,既早阳、正阳、晚阳,都含有勃勃生机的意思。“泰’是卦名,乾上坤下,天地交而万物通,大吉大利。“三羊开泰”是人们常说的吉祥语之一。这里不是3只而是6只山羊,既有“三阳开泰”的含意,又有“六六大顺”的两重意思。
南立面正中的花纹:有座重檐亭子,亭子的左边有一头狮子,右边拴着一匹马。狮子与马平时很难处在一处,狮子与马放在亭子两边的图案,是“左右司马停在此”。狮、马谐音“司马”,雕花楼的主人希望在他们家族内也能出个大官。
司马亭图案的右边,雕有膘肥体壮、神态各异的8匹骏马,象征着事业更快发展,前程更加美好。
司马亭图案的左边,雕四头牛,其中二只站在树阴下,二只浮于水池中。牛的上方天空雕有一轮圆月,表述的是“犀牛望月”。传说犀牛原是天上的神将,因误传御旨被责罚下人间。由于思念天宫生活,犀牛一到晚上就抬头望月。工匠们,可能不知道“犀牛”是个什么样子,觉得“四”与“犀”音相近,于是就雕了4头牛,“犀牛望月”在他们的手下就成了四头牛和一个月亮。
紧靠司马亭左右两侧,一侧是座桃园,成熟的桃子挂满枝头,里面有5只猴子,有的在爬树,有的摘桃子,有的啃桃子,还有双手捧起桃子。桃子多表示长寿,猴子意为古代封侯,用猴用桃的图案,意在升官添寿。另一侧为葡萄园,5只松鼠穿梭园中,只只是小头尖嘴大尾巴,活灵活现。鼠在十二生肖中称为子鼠,葡萄多子,二者都与子有关联,表现的是多子多孙,儿孙满堂。
天井南北两面的雕花图案,朝南是10只小鹿,6只山羊,5只蝙蝠,加起来是21,单数属阳;朝北是5只松鼠,5只猴子,8匹骏马,4头牛,加起来22,双数为阴,一阴一阳,平衡相配,吉祥和谐。
对着大门朝东的雕花板有3组,左右2组花板上分别雕有扇形、海棠形、梧桐叶等形状的图形框,里面则是采用高浮雕与低浮雕的手法雕成麒麟、狮子、蝙蝠、仙鹤、凤凰、佛手、核桃等图案花纹。
当中雕两条龙护卫着一座城楼。城楼上身着武官服装的两员大将,坐在桌前神采飞扬地议论军中要事,桌面上摆放方形帅印,桌前饰雕花围幔,桌间置鼓凳,各人身旁还有副将相随,后壁悬挂1块木匾,上刻“黄鹤楼”3字。
天井西立面雕的花纹,布局和朝东的一面相同,但立意却同中有异,有着很大的差别。居中的主题花纹,是4柱3门式的孤形大门。4根罗马式的通柱由下而上,3扇弧形大门开在其中。居中的大门门楣上是2只狮子和1个圆球,两旁的立柱和门顶上各置一个万年青花盆;左右两边各是一个弧形大门,边柱柱顶上各雕放一只宝葫芦,门顶上各雕了一枚古钱。传统的中国建筑里,我们从未见过这3座相连的弧形门。这又是个什么意思呢?雕花楼的主人怕我们这些后来人看不懂其中的含意,特地在弧形门的门楣上各雕刻了“洋门”两个字,告诉我们这是一组带有外来文化色彩的建筑。可是,当他们雕刻洋门时,对洋门并不很了解,于是就在洋门上装起了万年青和葫芦宝瓶,还有方孔圆钱,在西洋文化里加上了传统文化的符号,洋里夹中,中西合璧。它与对面的“黄鹤楼”图案相对照,构成了一中一西的艺术形象。
洋门两侧海棠形及枫叶形图框内,雕刻了锦鸡、喜鹊、相依相伴的双鹿、盘着球的狮子、长有翅膀的飞马,既有国人常见的图案,又有挑战传统的异国风情。特别是长翅膀的飞马和盘地球的狮子图案更让国人耳目一新。那个站立的狮子,头上的长发是向下梳的,两只脚拍在一个圆球上,那个球是由经线与纬线组成的地球。中华大地上狮子盘球的雕刻比比皆是,这里雕刻的狮子盘地球,可算是别出心裁。
洋门两边的花板上,雕刻的有停在树下的凤凰,立于枝头的锦鸡,憨厚的大象和笑容可亲的豹,全都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在四个海棠形图案里,分别雕刻的是古琴、棋盘、书和画。琴上的琴弦,折起的棋盘,用包袱裹起来的书籍,两幅卷起来的画。
天井四周一圈回廊,由于过去走在其间的人不多,显得有些狭窄。廊的梁头上,双面雕刻的图案和天井四周有很大的不同。这里面有周敦颐爱莲、陶渊明爱菊、王羲之爱鹅、林和靖爱梅的“四爱图”
3雕楼故事编辑
除了四爱图外,还有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
在梁枋的图案里还有“渔樵耕读”四幅图。
渔:说的是东汉拒官不就,垂钓终老的严子陵。
樵:是汉武帝时靠卖柴为生,仍自强不息的朱买臣。
耕:指的是舜在历山下教民众耕种的场景。
读:则是讲述战国时苏秦铁锥刺股埋头苦读的情景。
可能雕花楼的雕工们并不知道上述“渔樵耕读”的实质内容,于是他们就凭着自己的想象,雕出四幅图案。
渔为一位老渔翁神采飞扬在池塘边垂钓,对面一个小孩身背鱼篓招手过来,旁边是座重檐的四角方亭,充满生活情趣;樵为二个樵夫,一个从山中打了担山柴挑在肩上,向家中走来,另一个樵夫,已将一担柴挑到门前的桥上,正从肩上往下放;耕为一个农夫光着双脚,肩上架着耕田的木犁,手执一根长鞭。他的前面一头牛正半卧水中,牛鼻子上一根长长的牛绳被一个小孩牵着,正要下地耕田;读最有趣,左边房子里一个书生坐在桌边,面前放着一本书,桌子上放一只笔筒,而房子外的花园里,有位头上扎着双髻的少女,正在花园中玩耍,一男一女,两两相对,似在交谈,那个读书人看上去心不在焉,没有好好读书。
雕花楼天井四周全用雕花格扇。楼上格扇的窗心是圆的,而楼下窗心的格扇是方的,取天圆地方的含意。格扇下面雕刻的花纹同样分外精彩。围绕天井四周的雕花板,大多是质地优良的柏木,采用的是高浮雕手法。紧连着这些雕刻花板的楼下廊檐部位,则是大面积的漏空雕刻挂落。用弧形木条搭成的上下两排形似如意头的透空挂落,上下花纹有虚有实,相映成趣。天井四角,每个之角间都雕有上下两条龙。上面的龙有角,形象比较威武,下面的龙显得比较温和,分明是一公一母,成双成对。
雕花楼全面修复后,周围的附属建筑与园林也按当地老人回忆,进行了复原,重建了一组前后3进住宅,在雕花楼的东、南、西、北分别兴建了4个小园,也都精雕细刻,如众星捧月,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雕花楼景区,现已初具规模,不仅保存了一分珍贵文化遗产,同时也为泰州旅游增添了一处重要的新景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