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擒水蛟无支祁的庚辰是太岁东渎大德将军,当时和以后京城中设有一社坛(潭),每年要掌握五岳之土、四渎之水于内。所以每年皇帝必遣使臣以玉瓶前来取水之处。 北山门外另有水池二,名曰:“风水池”。俗传如果某家运气不佳,可取池水浇宅一周,很快运气就会好转,因淮河又名“风水河”之故。
在北山门西北角淮水北流折东拐湾处,昔日有一孤独土坵,名“禹王台”又称“镇水台”,为大禹治水时常临此台,观察水情。台虽不高,却朝晖暮霭,浮云片片,河水从没淹没过,故名“镇水台”。
因北山门临水而建,故修石桥一座,桥长18米,宽6米,碧绿大理石为面,汉白玉护栏,远眺如虹蟠空,横跨于淮河之上,栏上勒刻“淮河第一桥”古老的淮河由此东去一泻千里。
禹王庙建在淮河源头“玉井龙渊”名胜之处,南起江淮大道,北止信(阳)南(阳)公路,东至禹王路,西临淮河东岸,占地52亩,建殿宇山门,陈列馆等共77间,总投资550万元。
禹王庙,南望凌云峰,山依盘龙岭,高老山于左,鸣溪唱于右,庙貌巍峨,美仑美奂,312国道,宁西铁路东西贯穿,并有专线公交车从县城往返。禹王庙今以蔪新的姿容迎接四海宾朋前来观光游览这“禹王业绩功盖世,庚辰擒蛟贯古今”之胜地。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