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守卢浚游匡河乡观音山后,曾有诗云:“看尽罗田山外山,倦依流水宿松关,分明梦里神仙语,前路风光十八弯。观音山是一座“丁”字形山峰,孤峰峥嵘独傲。在茶花飘香,古木浓荫的观音山上,昔年依石岩建庙,修建有一座观音庵,观音山东南方向的石壁上,有一尊天然的观音佛像,因是观音背像,故称为“反背观音”。这一奇特景观与观音庵相互呼应,观音山因此得名。观音庵名扬省内外,安徽、湖北、河南三省十多个县市的众多善男信女经常来此进香朝拜,四季游人香客不断。观音山地势还十分险要,明代山上即建有山寨,清咸丰七年(1857)重建石墙,高4米,周围6600余米。现在尚有多处石墙遗迹和东、西、南、北四门的称谓。
观音山终年云雾缭绕,好似仙境。婉转盘旋盘山公路直通云霄,好似银蛇起舞。此山好似苏东坡对庐山的评价一样,“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卢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