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田匡河最有名的就是观音山啦,山上林木葱翠,春天的花朵鲜艳欲滴。除此之外,观音山上还有三个建筑,惹得众多游客瞩目。
观音大殿相传始建于北宋年间,清同治七年(1868)还重新修建过。庙内依天然石痕刻有观音像三尊,旧时香火旺盛,今石像虽毁但正殿尚存,是全县仅存的古庙宇,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登上大殿外面的坪地,那雄伟壮观、气势恢宏的庙堂赫然入目。老殿建于清同治年间,是文革时罗田县唯一幸存的古庙。今是县人民政府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老殿旁边在2004年由信徒捐赠投资近百万,修建了一座新的观音大殿,殿高7米,宽7米,长12米。内有千手观音像,八面观音像各一座,金钢,罗汉10余座。山上有住持、僧尼和居士近20人。新老殿堂仅一墙之隔,有门互通。殿内菩萨林立,正位供奉着千手观音。置身其中,香雾氤氲,梵音绕梁,庄重肃穆,俨然福地洞天,顷刻间一种脱红尘、入仙境的气息扑面而来……
在观音山寺入口,映入眼帘是一座耸入云霄的五层六角塔——观音塔(华严海会佛宝塔),红墙彩瓦,翘角飞檐,金光闪闪,熠熠生辉。塔下有一古冢,是姚大仙火化归葬处。1946年12月,38岁的观音寺住持姚声远,自行架设柴草,在此火化,凤凰涅槃,留下千古之谜,给悠悠古寺笼罩了一层神秘的面纱,续写了一段色彩隆重的旷世传奇,姚大仙高深的法力在鄂豫皖一带广为传颂。如今进山的香客必到塔前拜祭,许愿焚香,传说甚为灵验。
反背观音坐落在观音山半山腰上,距离山顶观山音寺2公里。寺庙在一块大青石板下方。大青石上有一尊天然的观音佛像,是观音背像,称为“反背观音”。这一奇特景观与观音庵相互呼应,观音山因此得名。虽没有山顶观音山寺香火旺盛,但也不时有香客前来祭拜。相传西晋初期,结束三国鼎立混战局面,百废待兴,民心思治。观世音三姐妹奉西天佛国阿弥陀佛法旨,来中华宏传佛法、度化众生。这里就是观音山三姐妹中的二姐成仙之地。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