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棣华墓

家乡区县: 石家庄市新华区

柯棣华为印度医生,是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1938年参加印度援华医疗队,为支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来到解放区,任八路军军医院外科主治医生,到华北抗日根据地工作。后在晋察冀边区任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院长。1942年7月7日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2月9日晨因病在河北省唐县葛公村逝世,时年32岁。
为了纪念这位印度友人,我抗日军民将柯棣华的灵柩安葬在唐县军城南关的晋察冀烈士陵园内,以青砖砌墓,地上堆有坟丘。1943年在墓的东侧四米处,修筑了大理石混凝土结构的墓体,但为防止日寇破坏,灵柩并未移葬于新墓之中。
1953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将柯棣华与白求恩的灵柩一并迁往石家庄华北军区烈士陵园内,并列安葬在喷水池西侧,而唐县原有的大理石混凝土墓仍旧保存。

1970年6月,为迎接首届加拿大正式友好访华团光临,特将柯棣华墓连同其右侧的爱德华博士纪念碑一起从白求恩墓旁边迁到喷水池东侧,座东朝西,与白求恩墓遥相对应。
当时新建的柯棣华墓,墓体圆顶下方,由花岗岩雕成,墓座上刻着柯棣华大夫的简历,墓前的汉白玉墓碑上刻着“柯棣华大夫之墓”七个贴金大字,与其右侧(即南侧)的爱德华博士纪念碑并排而立。其下是高0.9米、长181.1米、宽14.7米、有七层台阶的混凝土墓基。墓后的水刷石影壁上,用黄绿两色琉璃瓦盖脊,与周围的古松苍柏和谐统一,使墓区更显得庄严肃穆。
1971年在基地两侧修建了展线为42.35米长的画廊,展出柯棣华事迹照片36幅。
1979年11月,在墓前广场中央塑造了高2.7米的柯棣华全身像,屹立于1米高的花岗岩石砌台基上。
1982年9月,为纪念柯棣华大夫逝世四十周年,将墓基四周的混凝土栏杆改为花岗岩结构,同时将两侧画廊加长3.85米,共展出照片57幅。

新建的柯棣华墓,下有七级台阶的混凝土墓基,其墓座东朝西,顶圆下方,由花岗岩砌成。墓座上刻有柯棣华生平简历,墓前的汉白玉墓碑上刻镶金字“柯棣华大夫之墓”。墓碑右侧建有爱德华纪念碑,左侧建有巴苏华纪念碑。墓后建有琉璃瓦盖脊的石影壁。

西瓜(2014-05-0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