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果一般都是要夏天才有,每当夏天来临,潮州市区就有卖草果的小贩穿梭于大街小巷间,一手执瓷碗,一手拿铲草粿的铜匙,不停地“叮叮咚咚”敲着,以招揽生意,一般都是一个挺大的瓷罐子装着的,热乎乎地,黑得发亮。整个就成了果冻形,均匀地摊散些细沙糖,有些淡淡的苦味。
潮汕的草粿跟常见的凉粉其实有异曲同工之处,但在原料和做法方面又不太一样。
草粿,有些地方也叫仙草蜜,是潮汕地区一款颇具地方特色的小食,具有清热解毒、退肠火的功效。制作草粿需用一种称为草粿草(仙人草)的植物,也就是所谓的原料。
大致做法:水加草粿草,再加入食用纯碱,大火烧开后,用小火熬至草粿变成烂浆,这时候用密勺把锅中草粿草(仙人草)的草枝过滤掉,过滤后再放炉上煮滚,并随即捞去面上的浮沫杂质,这时候就用雪粉调成湿粉水,进行勾芡。勾芡后,锅中的草粿还是稀稀水水的,但不能碰它,把它倒入陶钵中,待其温度退至 70℃左右时,自然会凝结。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