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石器时代,电白县境已有人类活动。
唐(尧)虞(舜)时为南交地。
三代(夏、商、周)时是扬州之商裔。
春秋战国时为百越地。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嬴政三十三年(前214)打败西瓯、骆越等部落,统一岭南,置桂林、南海、象三郡,时电白地为南海郡之西境。秦末,赵佗盘踞粤地,自封南越王,电白地为其辖境。
汉朝,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平粤,始设交州合浦郡,电白属合浦郡高凉县地。
三国(魏、蜀、吴)时,地属吴国。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220),吴析合浦郡,置高凉郡;吴黄武五年(226)分交州的南海、苍梧、高凉、郁林四郡,设置广州。电白属广州高凉郡高凉县地。
两晋时所属与三国同。
南、北朝时,宋文帝元嘉十六年(439),从高凉郡析置海郡。海昌郡辖地在今电白树仔镇、电城镇北部。这是在电白境内设置行政区划之始。梁大通中(528)析高凉郡置电白郡、南巴郡、连江郡等12个郡,兼置高州,统辖各郡。这是以电白为郡名之始。今电白县境时属高州之电白郡、海昌郡、南巴郡、连江郡地。
隋朝,开皇九年(589)废郡为县。省电白、海昌二郡置电白县,电白自此以县称。同时废南巴郡为南巴县,废连江郡为连江县。大业二年(606)省南巴县入连江县。三年(607)废高州,复设高凉郡。电白县先后隶高州、高凉郡。
唐朝,地属岭南道。武德四年(621),废高凉郡,电白县和连江县隶广州。五年(622),析连江县复置南巴县;良德县自泷州改隶高州。六年(623),复置高州,州治在高凉,电白、连江、南巴、良德等县同隶高州。贞观二十三年(649),高州徙治良德县;开元五年(717),移治连江县。连江县改名为保安县。天宝元年(742),高州改称高凉郡;乾元元年(758)复称高州。时,保安县仍为高州、高凉郡治所。至德二年(757),保安县改名为保宁县。大历十一年(776),高州徙治电白县。电白、良德、保宁隶高州。
五代十国时,县名不变,属南汉国土。
宋朝,隶广南西路。开宝五年(972),保宁、良德两县废入电白县。南巴县废入茂名县。景德元年(1004),高州废,电白县改隶窦州。三年(1006),复置高州,电白县仍为该州治所。
元朝,隶湖广行中书省海北海南道高州路。至元十七年(1280),高州改称高州路,路治在电白县;大德八年(1304)路治徙茂名县,以旧州址为电白县城;正十五年(1355),还治电白县。
明朝,隶广东布政使司高州府。洪武元年(1368),高州路改为高州府;七年(1374)十一月降为州,九年(1376)四月复为府。成化三年(1467)九月,电白县移治于神电卫(今电城镇),割附郭、朗韶、朗肆、地安、怀德等6乡以属茂名县。茂名县下博乡地(原良德县部分地和南巴县地)划入电白县。同时府治也从电白县徙迁茂名县。
清仍明制,隶广东省高雷道(后改高雷阳道)高州府。
中华民国期间,电白县先后隶广东省高阳道、高州军政分府、广东省政府高州绥靖处、广东省高雷道、广东省南路绥靖委员会、广东省南路行政专员公署、广东省第七行政督察区、广东省南路行署、广东省第八行政督察区。
民国28年(1939)1月,为避日机轰炸,县治徙霞洞乡大村.
民国36年(1947),复迁回电城。
1949年11月2日,电白县解放,时属广东省南路行政公署。
1950年12月16日,县治从电城镇迁至水东镇。
1952年南路行署分设合浦、高雷两个专区,电白县属高雷专区。
1953年改为粤西行政专员公署。
1957年改为湛江专区,后又改为湛江地区。
1983年9月湛江地区撤销,电白县隶广东省茂名市。
1992年10月在原电白县南海镇的基础上,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设立茂名市水东经济开发试验区(注:此为经济区,非行政区,名义上此区仍属电白县管辖)。
1993年,江泽民同志视察茂名,要求把茂名建成美丽的现代化的海滨城市。自此,茂名不断尝试向东向南靠海(电白县)发展。
2001年1月,国务院批准设立茂名市茂港区。茂港区辖从电白县划出的羊角、坡心、七迳、小良、沙院和南海6个镇。(注:此时六镇正式不归电白县管辖)。
2012年,广东茂名滨海新区在电城镇正式挂牌成立(注:滨海新区并不是行政区,而是一个功能区)。当时的电白县沿海地区(内陆地区除外)、茂港区全境、茂南区的袂花镇、鳌头镇属于滨海新区,成立时以电城镇(中心)和博贺镇两镇作为起步区。
2014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茂港区和电白县,合并设立电白区。同年4月,该区正式挂牌成立。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