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风采——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家乡区县: 湖北省黄州区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是由原国家级重点中专黄冈农业学校(现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黄冈财贸学校、黄冈机电工程学校三校合并,于1999年7月经教育部批准组建的一所综合性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2010年4月经湖北省政府批准,黄冈卫生学校、黄冈市中心医院附属护士学校并入黄冈职业技术学院,设立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医药卫生学院。经过60余年的职教磨炼,特别是近15年的高职教育实践,学校已成为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湖北省职教先进单位,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湖北省高校平安校园,湖北省园林绿化先进高校,湖北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国家优秀示范(骨干)高职院校,全国文明单位,是大别山革命老区一颗璀璨的职教明珠。温家宝总理两度视察黄冈时,考察了学校农业技术推广基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时任教育部部长陈至立曾亲临学校考察,充分肯定了学校在高职教育方面所取得的优异成绩。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位于几百位将帅的故里、闻名中外的教育之乡黄冈。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黄州近郊,北依省级黄冈高新技术开发区,南临南湖农场,大京九、鄂黄长江大桥、鄂东江北一级公路与学院相邻,长江、巴水在这里汇聚,交通十分便利。占地面积1200余亩,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现设8院、2部,开设53个专业,在校生20000余人。拥有各类图书90余万册,各类计算机3500多台,校内实训室、实训中心83个,其中生产性实训中心10个,中央财政支持的高职教育实训基地3个,省级高职教育实训基地6个。建有校外实习基地266个、就业基地近1000个,有附属医院1所。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学院教职工在国家、省级刊物发表论文1600多篇,其中核心期刊278篇。公开出版教材和专著400多种,承担国家、省级教科研项目68项。2007年,“春缈”茶叶荣获“中茶杯”名优茶评比金奖。

学院现建有国家重点专业5个(畜牧兽医专业、园林技术专业等),省级重点专业8个(生物制药专业等),校级示范专业9个;建有国家级精品课4门,省级(含教指委)精品课20门,校级精品课78门。学校坚持对证施教,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设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农业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158号)”、“建设职业技能鉴定站(17001238号)”、“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点(420076考点)”。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法多样、特色鲜明,被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评为湖北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高校。学院充分利用黄冈红色资源、人文资源、教育资源,实施“红色精神家园”创建工程。对学生实施成人成才的“两成教育”及父子情、手足情的“两情教育”;注重职业理想、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规范的“四职教育”;建立上课率、及格率、毕业率、就业率的“四率考核”长效机制;加强寝室文化建设,着力推进“创造家的环境、提供家的服务、营造家的温馨、培养家的情感”的“四家建设”,让师生在情景中体验,在劳动中锤炼,在合作中进步,在交流中提高,出现了全院上印度、日本、埃塞俄比亚、乌克兰、荷兰等国家有关高校、行业组织建立合作关系,进行职业教育交流、师资派遣、留学生培训;与黔南民族职院、宁夏工商职院等8所中西部高职院校建立对口支援和交流合作关系。

2学院成就

建院以来,学院扎根老区、服务老区、建设老区、回报老区,为

大别山区及周边地区输送了10余万名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已成为黄冈市乃至大别山区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已成为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湖北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湖北省职教先进单位,湖北省文明单位,是大别山革命老区一颗璀璨的职教明珠。温家宝总理两度视察黄冈时,考察了学院农业技术推广基地;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时任教育部长陈至立曾亲临学院考察,充分肯定了学院在职教方面所取得的优异成绩。

学院教职工在国家、省级刊物发表论文4000多篇,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宣读论文数篇,公开出版教材和专著400多种本,承担国家、省级科研项目32个。学院成就于长江流域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之上,走过了一个又一个的成功历程,进入了品牌建 设和发展阶段,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院于2010年成功申报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并于2013年以优秀成绩通过验收,这是教育部门对学院办学成绩的肯定。

3院徽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校徽以地名“黄冈”之汉字的汉语拼音第一个大写字

母“H”和“G”为基本框架。以绿色为底色,红、黄、绿为基本色调,同时用中英文字标名学院全称,整个图形为圆形。

“H”与“G”的构成,说明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所在地是具有文化底蕴极其深厚,人文资源非常丰富,教育十分发达的黄冈,学院既深得黄冈地气之灵,又成为发达的黄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H”衍生为成才之路,学院为学生成人、成才、就业、创业铺就阳光大道。为学生搭建通向社会、谋求发展的桥梁,铸就成功之路。“H”中间一横衍生为一展翅飞翔的大鹏鸟,形为“V”意为胜利,同时体现了学院“一主两翼”的大鹏鸟战略思想。同时,“V”衍生为一本翻开的书,意为学院师生正在追求知识,探求真理。“H”与“G”之变化“C”,分别为英文单词“高”和“大学”第一个字母,有高等学府之涵义。

图案底色为绿色,代表着希望,有温馨之意。表示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充满希望。广大师生员工在这个在家庭中愉快地学习、工作和生活。同时,整个图案给人以清新愉快的感觉。无边之圆形图案喻意师生员工发展空间无限,奋斗空间无限,成功机遇无限。

4院训

学院院训为:崇德强能,务实创新

崇德,出自《书·武成》:“崇德报功”,本意是崇尚有德者。

“崇德”,即是指推重品行、品德。崇德反映了学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突出以德治校的办学理念。党提出“以德治国”,是崇德的思想基础。“德惟治,否德乱”(《尚书·甲天下》)。德是最高的治政行为要求。治理国家如此,治校也仍然如此。在新时期,学校对于教育对象来说,崇德就是要求学生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服务社会,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对于教育者来说,崇德就是要修身养性,师德高尚。

强能,就是强化能力。“能”就是能力、才能、亦指有技能、有才能。学院从事的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践技能的培养是学院的主要特点和特色。学院的培养目标定位就是培养生产管理第一线的高级专门人才。因此,强能符合学院的办学特色和培养目标定位。要求学生要理论联系实际,每个学生均应具有一技之长,能够成为某个行业或岗位的能手。对于教育者来说,也要有很强的实践能力。专业教师要成为双师型的教师。

务实,是由“实事求是”转化而来,源自于班固《汉书·河涧献五传》。务实,就是致力于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学院的建设和发展、教学和科研、各项管理都要有务实的工作作风,扎扎实实地办好每一件事。对于学生来讲,无论学习知识,还是实践技能也要有务实的精神,学好知识,掌握技能。对于教育者来讲,从事教学和科研,要一丝不苟,不能有半点虚假。代表着学院教师治学的态度、精神和方法。

创新,意为与时俱进,追求新高。义出《大学》引汤之《盘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源泉。学院正处在一个发展建设的重要时期,因此,要用改革的精神,超常规的胆识和胆魄,发展和建设学院。特别是在511工程的建设中,要敢于争先,敢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对于学生来讲,在学习乃至以后的工作中,不固步自封,不墨守成规,永不停息地追求新高。对于教育者来讲,要不断学习,丰富和完善自我,实现教学创新,科研创新。崇德是方向,强能是目的,务实是方法和手段,创新是动力。[1]

5办学特色

学校学生教育特色鲜明。坚持以人为本,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法多样,对学生实施成人成才的“两成教育”;父子情、手足情的“两情教育”;注重职业理想、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规范的“四职教育”;建立上课率、及格率、毕业率、就业率的“四率考核”;引入老区文化、企业文化,打造老区红色文化、区域名人文化、现代企业文化相互融合的“三元”校园文化;多次被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评为湖北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高校。

6办学理念

学校办学理念先进。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用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坚持“用老区精神办好高职教育,办好高职教育服务老区经济”的办学思想;坚持“立足黄冈市,对接大武汉,面向大别山,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定位;坚持“改革创新、科学发展、提升内涵、创建示范、特色强校、服务至上”的办学理念和“树品牌、创特色、建示范”的办学战略。学校自组建以来,广大师生员工发扬老区精神,艰苦奋斗,通过长期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校县对接、校企合作、三赢共进”的办学模式、“双境培养、双师执教、双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做中学,做中教,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确立了“服务社会设专业、依托行业建专业、校企合作强专业”的专业建设思路、“课程体系职业化、课程内容项目化”的课程建设思路、“校企互通、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建设思路、“内外结合、共建共享”的实训基地建设思路、“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社会服务思路。

深深浅浅(2015-05-0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