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金六福酒业谈福文化——福字的来源

家乡区县: 邛崃市

福文化是在中国土生土长的一种民俗文化,她的涵盖面非常广,伴随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明的变迁与发展,如今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她所折射出的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生活观念及价值观。

所谓“福”,在过去是指“信福”、“福气”、“福运”,而现在人对福的理解是“幸福”。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中国的老百姓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那就是企盼福气的到来。一个“福”字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福”乃“福、禄、寿、喜、财、吉”六大吉祥之首,“求福、纳福、惜福、祝福”又是各种文化现象的概括和代表。“福”又分为“五福”,《尚书·洪范》:“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把福的形式和内容具体化了,福在中国文化中的含义不是物质满足,主要是精神层面上的满足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中国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世界上唯一一种沿用至今的古老文字。中国文字的构造是以拟型为字体的基本结构,就是说一个字要表达什么事物或什么意思从字面上就可以解释。“福”字是“示”字旁,是祈福的意思。“福”字最早出现在甲骨文中,是人的两只手捧着着一个类似于酒罐的东西供奉神灵或祖先。“福‘字,是由“衣”字、“一”字、“口”字、“田”字组成,“衣”字旁又有福禄之意,因此,福字的意思就是“一口田,衣禄全”。因为,在我们的祖先看来,有衣服穿,有一口田,能吃饱饭那就是福气了。所以,也就有了今天“福”字的写法。

《中华第一福》是康熙皇帝在康熙盛年国运隆盛时期的御笔书法,该“福”字自成一体,气势蓬勃,道劲有力,是康熙皇帝盛年极其珍贵的墨宝。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孝庄太皇太后六十岁大寿将至,不料突染疾病,百般无奈之时,康熙决定尝试”请福“,一气呵成了这幅”福“字、孝庄太后自此百病全消,以75岁高领得以善终。此时,“福”字便具有了全新的意义。(取意:鸿运当头,福星高照,镇天下所有妖邪)中华第一福被乾隆帝点化为“万民之福”,天下万民都能沾沾这中华第一福之灵气,得以请福聚福送福得福……

梧桐子个人主页:http://www.wutongzi.com/uc/82157876.html

网络营销能力秀主页:http://www.wm23.cn/hanshuyu 

韩淑羽(2015-05-0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