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博物馆新馆

家乡区县: 贵州省清镇市

贵州省博物馆新馆位于贵阳市观山湖区林城东路,市行政中心东南侧观山公园东北角地块,西南临观山湖,新馆占地4.74公顷。项目简介编辑项目建设规模及主要内容:项目总建筑面积42996平方米,其中:陈列展览用房16610平方米,文物库房及文物库房管理用房9500平方米,教育及综合服务用房3280平方米,行政办公及业务用房1860平方米,附属设施用房1957平方米,地下室工程9789平方米
项目总投资:总投资38553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约28135万元。
鸟瞰图规划设计条件:容积率≤1.0,建筑密度≤40%,绿地率≥40%,建筑限高≤50米,停车位数量300辆,需增加环湖通道。
2构思理念编辑总体构思:“菱石虽小,内蕴贵州文化千山千岛”
“织锦龙纹,解码夜郎人群遗传基因”
多元一体的菱石理念:
理念一:响应山地环境能量
远古贵州曾属浩瀚的“特提斯洋”,是世界古生物最早的家园。?过10亿年前从“武陵回旋”开始的18次升降运动和3次褶皱运动,最终形成了贵州今天山地占97%的地理环境。不平凡的环境自然蕴含了不平凡的能量。
菱形巨石—载体切削—吸纳自然能源—坚固永恒的精神象征
理念二:功能革新
博物馆功能的革新使新馆从单一的收藏展览功能转变为社会活动中心。为此将其构架和形态相应转变,新馆复杂的活动功能压缩、重组为七大功能板块,其中收藏、展示、停车和管理四大组团为固定板块,而城市客厅及礼仪大厅、教育与培训、消费与公众服务三大组团为活动板块,这些组团通过室内的街道和室外的“非遗栈道”相连,形成一个吸纳环境能量的有机共生的未来博物馆。
理念三:信息载体
由于采用了鱼腮式外墙构造,因此新馆表皮可行使生态呼吸功能,由于在外墙中嵌入LED光电二极管灯,因此外皮可实现灯光效果的变幻和控制;由于外墙石材采用图案化电脑辅助切割,因此贵州自然历史文化图像信息可以保存在外墙中供人发掘。
理念四:由传统“人类学”→主体人类学
增设的民俗表演人员常住四层
部分神圣之器物只向内部长者和特殊贵宾开放
聘请民间民俗人士成为馆员
常设民俗活动,部分向观众开放
富于环境能量的山地贵州,早在宋朝就有王阳明的“龙场悟道”;抗战时中华民族曾来此“山地”寻求复兴的柱石;毛主席也曾在贵州发出“苍山如海、残阳如血”的感悟。这些是功能革新的源泉,也是设计理念的源泉。
3主要设计依据编辑1.依据性文件
1)《贵州博物馆新馆竞赛文件》(2008-6-9)
2)《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2008-12-29)
3)《贵阳市城市规划技术管理规定》2008
入口效果图2. 地形图依据
贵州省博物馆依据贵阳市测绘院2008年7月绘1:1000地形图.该地形图采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1956年黄海高程系,等高距为1.0米。
3.主要法规和标准
1).《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
2).《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 JGJ 66-91
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 50189-2005
4).《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50352-2005
5).《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设计规范》 JGJ50-2001、J114-2001
6).《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 GB50038-2005
7).《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98-98
8).《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 JGJ 100-98
9).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67-97
10). 国家有关建筑设计规范及法规
4.设计基础资料
贵州省博物馆新馆建设用地位于贵阳市金阳新区观山公园东北角,用地面积4.74公顷,呈不规则地形,东西方向长约220米,南北方向长约260米。场址为浅丘地形,由北至南逐渐降低,北侧道路标高1284.38米,南东侧洼地最低点标高约1276米,南北高差约8米。西南侧有一山体,为用地最高点,海拔1294.2米。
用地北临60米宽城市主干道ó宾路,该道路在用地范围内高差约3.5米,根据金阳新区规划,临ó宾路一侧退让20米绿化带为建设用地;用地南部、西部临观山湖水库,水库洪水位高程为1277.7米;东侧为自然山体。
建设场址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全年平均气温13.4℃,高气温32℃(7月份),最低气温-5℃(1月份);降雨量平均1200MM,无霜期230天左右,场区风力以东北风最巨,正南风次之,无西北风及西风,年平均风速2.7米/秒,东北风最大时风速为10米/秒。
5. 工程规模和设计标准
贵州省博物馆新馆的建设标准:省级大型综合性地志博物馆,建筑耐火等级一级;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按七度地震烈度计算,在抗震措施上,按八度进行设计;地下室人防标准按六级要求。
4总平面设计编辑1.区位与环境
场地北接ó宾路,西临观山湖,东面城市绿化山体,南俯小水湾。区内有小山头一座,地势平坦,北高南低,没有人工障°物。场地西北地块为市级行政中心。西南和西向湖景为最佳景观方向,东南向山景亦佳。
2.总体布局
地块北边开始向地块中心缓坡升起,直到中央部分高出地块北边界4米。这个台地成为贵博入口平台层,可俯视四面景观。观众从北广场入口进出,西侧-8米标高设小广场供临展观众疏散,贵宾从西侧高地入口,服务辅助从东侧出入。南广场连接公园和屋顶室外表演场地,提供公众观赏观山公园的高位平台,该平台在新馆闭馆后仍向公众开放。
3.竖向设计
竖向设计采用以ó宾路海拔1284作为基准面,建筑依小山而建,主平台设在1288米标高,形成高台庄重平稳。

鑫商(2015-05-0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