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号子是起源于兴化茅山地区的一种民歌,是茅山人民在生产劳动中,用号子形式配以号词,激发情绪,抒出胸意。
茅山号子从古代一直唱到今天,久盛不衰,闻名遐迩。茅山号子以舒缓悠长的音调旋律,明快有力的音乐节奏,快慢自由的演唱速度,分合有致的歌唱形式,形成了高低协调、咏叹自如而独特的民歌风俗。从表现劳动的形式上看,茅山号子分为车水号子、栽秧号子、薅草号子、挑担号子、碾场号子、掼把号子等。演唱形式为一人领唱、多人搭腔。1953年冬,兴化民歌手朱香琳等人在上海参加中德青年联合演出。1956年朱香莲又随江苏省歌舞团赴北京参加全国音乐周,她唱的茅山号子,灌制成唱片发行,赴北京中南海演出。近年来,在茅山号子这种演唱形式的基础上,改编有歌舞、对唱、表演唱等。茅山号子作为兴化地区的特色节目,参加过2003年“心连心”艺术团到兴化的慰问演出。茅山号子是茅山人民在生产劳动时,鼓动大家积极生产的优秀民歌,可谓源远流长,丰富多彩。
我的能力秀主页是http://abc.wm23.com/shyshy
我的博客主页是 http://blog.sina.com.cn/sunhuiy
我的微博是 http://weibo.com/u/3516253783
我的家乡梧桐子链接 http://www.wutongzi.com/kan/jiangsu/xinghua.html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