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拖蟹”

家乡区县: 无锡市江阴市

盛夏时节,螃蟹虽经过一次次脱壳、长大;但是,其仍末到成熟、可食用之际。因此,急坏了因苦夏而嘴馋的江阴人。
而这时,恰巧有一种体形比大闸蟹小一些、俗称“六月黄”的螃蟹正成熟。于是,江阴人便逼不及待地将它取来,烹制后尝个鲜。
他们将“六月黄”洗净、拦腰切断,将其两个切面沾上面粉;然后,放在热油锅中沾一下,促其封口。继而,将封口的螃蟹投入热锅中加入调料进行烹制。为了让一家人都能尝到螃蟹的鲜味,他们在螃蟹烧到半熟时加入一些薄薄的面浆和一种俗称“六月枯”的黄豆的嫩豆子烧熟;这样,一锅带面浆的螃蟹便算烹成了。
对于螃蟹的这种烹制方法,鉴于其拖带面浆的原故,人们将它称之谓:“面拖蟹”。“面拖蟹”成了一道广为江阴人喜爱的名菜。

面拖蟹是上海的名菜之一,上海地区多用“六月黄”来做这道菜。“六月黄”指在农历6月尚未脱壳的大闸蟹宝宝,农历6、7月正是上市的季节。这些蟹的身形很小,但膏多肉硬。由于“六月黄”还没长大,没有长成的大闸蟹那么肉厚膏味浓,所以上海人用先炸后酱炒的方法来突出它独特的美味,俗称“面拖蟹”。“面拖”实际上就是“炸”的一种方法,方法是让原料的外面均匀地裹上一层面糊再炸制,有点类似于“天妇罗”。

北方地区很难买到“六月黄”,那么用小海蟹来做,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做面拖蟹很关键的一步是:把蟹从中间劈成两半后,一定要迅速地用面粉把切开的切口糊上,避免蟹油白白流出,而且在炸的时候,先用筷子夹着蟹块,把沾了面粉的部分先放入油中炸。现在,很多上海人在家制作面拖蟹的时候,省略最后酱炒的过程,直接把蟹块裹上面糊,然后炸至金黄酥脆,这样做成的面拖蟹金灿灿,颜色更靓,味道也很好。

追忆(2014-05-1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