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ow*我的家乡——三月十五庙会下的远安

家乡区县: 湖北省远安县

苟家垭,现名荷花镇,这里也是我从小就生活的地方,万人空巷的庙会就在这里徐徐拉开帷幕。农历三月十五日,苟家垭是热闹非凡、万人空巷、喜气腾空的苟家垭。

  民间相传,嫘祖(据《史记》记载,嫘祖为轩辕黄帝的正妃,因其发明了蚕丝织衣,从此改变了人类以兽皮和植物为衣的历史,与黄帝一起开创了男耕女织的农耕文明,被誉为“ 人文女祖”、“中华圣母”和“蚕母娘娘”,祀为先蚕和行神而世代尊崇。)出生于远安荷花镇苟家垭村嫘家冲。每年农历三月十五为传说中嫘祖生日,这一天,村民们都要赶往荷花镇嫘祖庙前大戏三天朝拜祭祀,为嫘祖祝寿,祈求嫘祖赐福施恩,保佑故乡蚕事顺遂,五谷丰登,千百年来历久不衰。

     那民乐吹打,锣声当当,笛声悠悠,鼓声咚咚,喇叭(琐呐)声高低悠雅;那采莲船,船儿晃晃,坐船少女眉清目秀,如花似玉;划船的艄公唱腔高昂,韵味十足;丫环蹦跳腾挪,笑态百出,令人捧腹难禁;那远安花鼓戏扮像惟妙惟肖,俊秀美伦,戏腔婉转悠甜,余音绕梁;那蚕龙、蚕公、蚕婆,飞腾翻滚,起伏昂扬;那飞舞的狮子桌上凳下,有惊无险。腰鼓队来了,身披大片桑叶和蚕服的少男少女起舞翩翩,步伐划一,鼓是传神的鼓,服是像征的服,人是精明的人、喜庆的人、欢乐的人,在万民云集的庙会节里,更显得主题鲜明,精神抖擞。

 当日的祭祀仪式庄严肃穆,在呜音、唢呐等民间乐器的奏鸣声中,身着统一青色碎花丝绸上衣、头裹白巾的妇女们依次来到嫘祖雕像前,为嫘祖供奉祭品、焚香并恭颂祭文。祭祀活动结束后,当地群众表演了民间花鼓舞、呜音、皮影戏等体现嫘祖精神的传统节目,而各地客商带来的小商品琳琅满目,更倍增欢乐喜庆的气氛。  

  庙会节晚上,满街的蚕形路灯、采桑蓝形路灯大放异彩,通宵达旦;露天剧场,有戏、有电影,工人文化宫通宵的曲艺演唱会,可观可演,悉听尊便;有组织的烟花、飞天的伞、入云的花,让人目不暇接,歌声、笑声、欢乐声连成一片,此刻,比西方的狂欢节更狂欢,比圣诞节更隆重;高楼鳞次栉比的新街与古朴的石板街交界处,那云鬃高挽、身披丝绢、手摇纺车、庄重大方的白玉石雕像前,花灯闪烁,人们顶礼膜拜,至敬至诚,她是谁?为什么今天锣鼓喧天?为什么今天万人云集?为什么今天龙灯社火?为什么今夜灯火通明?今天是为她——嫘祖的圣日华诞普天同庆,她是发明垭丝的先驱!她是创造养蚕的先祖!她是缫丝制衣的始祖人!她是中华人民的伟大母亲!人们能不欢庆,能不云集,能不至敬至诚吗?高大的牌坊上,迎着大街的是“嫘祖故里”四个耀眼大字,把人们不经意的带回远古;对联的横批“德泽业润”,括意明深;右联:“鼎疆荣裔祖仪华夏”,将嫘祖的人生跃然显现;左联:“铭古益今丝贯欧亚”,把垭丝的作用推向天涯。对联的颂扬和碑记阐叙,是对嫘祖发明蚕丝的最佳记载、最大鉴证、最好赞扬!嫘祖鼎力帮助轩辕帝稳定疆域,发展了生产,嫘祖让华夏后裔无尚光荣,嫘祖的举止、仪表规范着华夏人们,勤劳创新,嫘祖的事业铭古益今,嫘祖的业绩至今让天下人受益,何止欧亚,一丝挽动五大洋也不为过。

由于学业的问题,本人已经近四年没有逛过庙会了,只能看看图片,听听家人的描述呀

 

(2014-05-1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