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村烧饼历史悠久,至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据考证,其前身乃为芝麻烧饼),汉桓帝三年 ( 公元 160 年 ) 就有贩卖( 即芝麻烧饼 ) 者流落( 今山东境内 ) 。据史料记载,明朝中叶,周村商贾云集,多种小吃应时而生,用以胡饼上贴烘烤的“胡饼炉”此时传入周村,当地饮食店户的师傅结合焦饼薄、香、脆的特点,加以改进,创造出脍炙人口的大酥烧饼,此即当今周村烧饼的雏形。清光绪六年(1880年),周村“聚合斋”烧饼老店对烧饼制作工艺潜心研制,几经改进,使周村烧饼以全新的面目,独特的风味面世。清皇室曾屡次征购“聚合斋”烧饼为贡品。清末至民国周村郭氏人家成为制作烧饼的唯一专业户。
但是,使周村烧饼具备今天所说的“薄、香、酥、脆”四大特点的却是在近代。高塘镇王家庄是目前民间生产周村烧饼最多的村庄之一。该村一位老人告诉记者,周村烧饼正是基于一位名叫郭云龙的师傅的发展,方才最终形成了如今的特色。郭师傅在烤制当初厚厚的大酥烧饼时,偶然发现饼上面鼓起来的部分薄而香脆,加上芝麻,吃起来香而不腻。于是他大胆试制新品,果然深受大家喜爱。于是,不经意间便推而广之。
酥:又是一大特色,入口一嚼即碎,不咯不皮,失手落地,即成碎片。香:也是一诱人特色,入口久嚼不腻,越嚼越香,且回味无穷。脆:脆与酥相辅相成,脆、酥合成,给人以美好难忘的口感,可使人食欲大增。薄; 如秋叶,形似满月;落地珠散玉碎,入口回味无穷。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