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20周年的庆典刚过,雅虎就宣布关闭北京研发中心。大家还没来得及感慨王者不再,就被人才血拼吸引了眼球。350多名雅虎员工,成为众多企业争抢的香饽饽,其中不乏微软、腾讯这样的顶级企业。
互联网行业一直是人才竞争最惨烈的战场,为了吸引人才,各种手段层出不穷。有网友晒出了关闭之前的雅虎北京研发中心内部图片,无论是办公环境、器材设备,还是美食小吃、各种福利,无不彰显了雅虎的豪门手笔。
国际知名大公司裁员,早就不是新闻。不裁员的大公司,反而成为少数。没有任何人否定人才的重要性,过去现在未来,人才都会一如既往地珍贵。但是,在这个互联网改变一切的时代,互联网也在快速改变着我们的人才观。
首先,人才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当初外企刚进入中国,重视咨询和营销,口语好善沟通,就成为最抢手的人才。伴随业务深入,各种专业型的技术人才,也开始有了旺盛需求。随着国内企业的快速跟进,特别是互联网企业的强势突起,对人才的要求已经迅速和全球同步。
之前,跨国企业因为内部分工较细,人才多为专才,也比较依赖外企生态圈,一旦空降到还不成熟的私企民企,生存率往往不高。而今,雅虎挑选培训出来的人才,到国内外其他公司做的是同样的事情,解决的是同样的问题,没有水土不服的担忧。
其次,大公司人才过剩。
不管什么理由,彻底关闭北京研发中心,就说明雅虎不再需要这350名顶尖人才。对于雅虎,这350人就是过剩人才。承认这一事实,并不会让人才难堪,只是说明大公司已经人满为患。
满则溢,从有自己也可无自己也可的大公司,流向更需要人才的小企业,对行业是大好事,可以迅速提高行业的平均水平。马云携十八罗汉创业的时候,会写html网页就算是技术高手了。而现在,没有鼓捣过hadoop、spark,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码农。
另一方面,大公司舒适的环境、优厚的待遇,让人羡慕,也容易让人迷醉,失去成就事业需要的激情和闯劲。离开大公司的温室,面对更多的风风雨雨,对人才也是好事。
再者,为什么会人才过剩,因为成长在加速。
互联网早就成为知识的海洋,谁都可以轻松汲取各种专业知识、各种心灵鸡汤、各种行业动态、各种名人轶事。没有任何客观因素,可以阻碍人才的成长,除非他主观上自暴自弃。
工作机会多、高端人才少,大多数企业只能自己培养,这也催生了人才的快速成长。难得一见的天才人物除外,绝大多数人才,依靠的都不是天赋,而是机会。先不说在腾讯、淘宝、百度、360等一线平台型企业中,想不成才都不容易。就是在二线、三线企业中,为了独当一面,不得不独当一面,也只好被逼成为人才了。
身边越来越多的事例表明,野蛮生长中磨炼出来的人才,竞争力极强,一点不弱于大公司走出的高手。事实上,笼罩在知名公司身上的光环,早就在快速消退中了。
最后,人才流动的方式,也在快速互联网化。
人才流动越来越频繁。换一家公司,就像在路边吃一次快餐、喝一杯咖啡,劳资双方都觉得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和人才流动的愉悦相比,传统的招聘服务就有点落伍了。
人才和公司,两者之间信息不太对称,传统招聘服务或多或少在利用此不对称。互联网的最大优势,就是信息平等,任何人为的不对称,都必将被互联网彻底抹去。
跳过猎头,跳过招聘企业,人才和用人单位直接通过互联网沟通,这样省时省力省成本的自由恋爱,必将战胜需要媒妁之言的包办婚姻。当然,包办也会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毕竟有人就是喜欢老式风格,特别是高端人才讲究“门当户对”,有中介当“托”会便利很多。
拔高一点看,互联网是人类共同的平台。互联网打破了信息桎梏,冲破了国家界限。在成就人才的同时,也让人才变得平凡。
时势造英雄,平台出人才。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