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热点

家乡区县: 浙江义乌市

昨日早高峰时期,记者在江东路和义东路交叉口看到,在机动车道内行驶的摩托车都被交警拦下。执勤交警指着路口绿化带内的电动车、摩托车行驶指示牌说,目前我市已经对摩托车进行规范管理,在城区主要道路上引导其进入辅道。  记者从市交警大队了解到,从今年1月1日起,我市在主城区和重点区域禁止机动三轮车通行,打响了整治“四小车”的第一枪。3月底前,我市交警部门继续对机动三轮车进行集中整治,4月份开始长效管理。随后,分阶段稳步推进燃油助力车、人力三轮车(客运)、摩托车专项整治行动。
如今,走在义乌的街头,乱穿乱窜、见缝插针的“四小车”几乎看不到踪迹,交通秩序有所好转。但在一年前,路上就是一片堵、秩序一阵乱,“四小车”肆意横行的现象随处可见。为了遏制交通乱象,消除交通顽疾,我市交警、交通运管、行政执法等多部门一直在锲而不舍地进行整治。
治理从源头抓起
从去年7月1日起,我市多个职能部门联合执法,开展“禁止义乌范围内任何生产企业、销售商违反规定生产或销售燃油助力车”专项行动。行动期间,销售商家是否存在燃油助力车、超标电动自行车以及未列入许可项目的机动车销售成为重点检查内容。同时,要求各家销售商自查自纠,自觉停止销售不符合规定的产品。据了解,141家电动车销售车行自去年6月20日以来已停止销售燃油助力车。截至目前,有40多家电动车销售车行已关门停业。
交警部门从去年6月21日起,加强对燃油助力车的管理,一旦发现燃油助力车没有登记上路或者驾驶人没有取得机动车驾驶证违法上路,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进行处罚。
疏堵结合,部门联动
整治“四小车”并非一蹴而就,要防止这些交通“毒瘤”不断复发,除了重拳治理,还需多管齐下。为此,相关职能部门提出十六字整治原则:疏堵结合、部门联动、依法惩治、确保稳定。
整治的同时,我市认真研究制定机动三轮车车辆补助措施。去年11月,我市发布《致机动三轮车车主的一封信》,扩大宣传范围,让市民了解“四小车”非法营运和交通违法的危害及市政府开展整治工作的决心和力度。去年12月1日—31日,我市设置相应回购点,对主城区范围内有合法来源证明的机动三轮车进行回购补偿,并开设集中整治、政策、就业咨询热线,尽最大努力帮助广大机动三轮车车主解决实际困难。
在开展回购的基础上,多个职能部门重拳出击,严厉打击“四小车”。变突击整治为长效管理,重点在营运环节卡死非法营运;加强部门沟通,抓好对无牌无证残疾车的溯源工作,积极配合相关部门止住“四小车”的销售源头;在严查过程中积极宣传、耐心调查,对存在困难的从业者创造条件帮助他们另谋出路,用真诚的服务减少整治阻力,以免激化矛盾。此外,运管、交警、行政执法等部门还创新整治工作机制,坚持集中整治与日常整治相结合,突出整治重点和效果。
今年9月底,市“四小车”综合整治行动领导小组下发了《义乌市城区人力客运三轮车集中整治方案》,方案明确自2015年1月1日起,整治区域内禁止黄包车通行。同时,鼓励黄包车从业人员提前终止租赁合同并上交黄包车,根据自愿终止合同先后分别给予不同额度的补助和奖励。
交警部门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1月20日,我市今年共查扣机动三轮车3010辆,严防机动三轮车“回潮”;坚决取缔燃油助力车,截至目前共查扣燃油助力车23539辆。据浙江恒风集团有限公司统计,我市共有黄包车302辆,截至11月30日,已收回黄包车252辆,占车辆总数的83%。

简单爱(2015-05-0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