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集美,有许多的风景虽不是名胜却胜于名胜。
鳌园
鳌园由门廊、集美解放纪念碑和陈嘉庚先生的陵墓三个建筑景观组成。门廊的设计比较精巧细致,两面的墙上还雕刻着不少的组雕。中央树立着“集美解放纪念碑”,正面有毛泽东主席的题词,背面还有陈嘉庚先生撰写的碑文。整个纪念碑以花岗岩建成,基座两层,台阶下层八级,上层三级,象征着八年抗战及三年解放战争的胜利。
鳌园里短墙、栏杆、亭柱等处,镌刻着党和国家领导人、各界名流题赠诗词和对联,它还汇集闽南石刻精华,表现了我国高超的石雕艺术水平,故有闽南“石雕博物馆”之美称。
陈嘉庚纪念馆
它是一座现代化高标准高水平的场馆,是历史名人纪念馆。分为四个展厅,一厅主要是介绍陈嘉庚先生的生平事迹;二厅主要是讲述先生轻资兴学,表达了情系乡国的情怀;三厅则是说其救国的爱国情怀;四厅则是向我们展示了受先生影响的同行人的相关事迹。
嘉庚建筑
集美学村既是钟灵毓秀之地,又是凝集众美的观光风景区。集美学村其建筑融中西风格于一炉,体现了闽南侨乡的建筑风格。无论是高大壮观的校舍堂馆,还是小巧典雅的亭台廊榭,无一不是琉璃盖顶、龙脊凤檐,而细细看去,却又各具匠心,人们称其为“嘉庚风格”。尤其是集美中学的道南楼、集美侨校的南薰楼、集美大学航海学院的白楼,凌空欲飞,极富个性。
嘉庚故居
坐落于集美镇后尾角是陈嘉庚先生居住过的地方,1918年建成。故居是一座两层小楼房,1938年被日本飞机炸毁,后重修,直到完工后才重修居。现故居是故按先生晚年居住情况陈列,并珍藏有手稿及日常生活用具等遗物。二层的会客室、餐室、工作间等,均按陈先生生前原样陈设。故居展现出陈嘉庚先生经营实业的聪明才智,倾资兴学的高尚品德和赤诚的爱国情怀。
陈嘉庚先生生平事迹陈列馆
陈嘉庚先生生平事迹陈列馆位于陈嘉庚先生故居西南侧,创建于1983年,为三层楼房。该馆以图片、文字为主,并配有部分实物,较为详尽地展示了陈嘉庚先生一生办教育、参加政治活动和身后衰荣等情况。展馆一楼的《经商南洋,情深乡国》,主要介绍陈嘉庚先生经办实业的兴衰情况;二楼的《倾资兴学,百折不挠》主要阐述了陈嘉庚先生实施救国兴学的宏伟战略;三楼的《赤诚爱国,鞠躬尽瘁》,着重展示陈嘉庚先生支持孙中山辛亥革命、祖国抗日救亡运动及回国参政议政等重大社会活动。
嘉庚公园
1992年,为完成陈嘉庚先生的宿愿,在鳌园的北面建设“嘉庚公园”。按照传统园林自由布局的形式,将公园的娱乐性、纪念性和文化融为一体,与鳌园景观相得益彰,协调统一。进入公园内,满眼尽是红柱飞檐琉璃瓦的亭台楼阁,一个连着一个随着曲折回廊成一条龙展布。公园内还有水池、曲桥、石栏、草地,结构排列令人舒心愉快。
龙舟池
陈嘉庚先生于1950年在海滩上筑堤围垦外、中、内三池。外池俗称“龙舟池”,总面积24万平方米。池畔建有“启明”、“南辉”、“长庚”及“左”、“右”、“逢”、“源”式样各异的七个亭子。端午节举办人声沸腾的龙舟赛。来自世界各地的健儿驾着七彩龙舟,劈波斩浪,奋勇争先。岸上喝彩,竞渡场面,十分热烈。集美龙舟赛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升格为国际性赛事,代表了国内龙舟赛的最高水平。
归来园
陈嘉庚先生生前有个志愿:为了召唤海外亲人不忘故乡,归来有个聚会的地方,想在故居前面建一座“归来堂”。周恩来总理在陈老先生逝世后,获悉这一情况,指示要实现陈先生意愿并扩大建造规模。1962年陈嘉庚先生逝世一周年纪念日落成“归来堂”,“归来堂”主体是富有民族特色的宫殿式大厅堂、厢房。在“归来堂”前面的“归来园”,是一个占地14亩的花园,花园内竖有陈嘉庚先生铜制立像。铜像屹立在“归来堂”前“归来园”后部正中央,盼望着海外亲人归来。
延平故垒
延平故垒即集美寨遗址,位于集美镇东南侧海边上。系民族英雄郑成功雄据厦门时期所兴建,明永历十四年建,为屯防营寨,今仅存石寨门及两侧石墙。寨门后东北侧有两块岩石,一岩石上勒刻隶书“延平故垒”四个字,落款:民国年间。寨后西北侧有一棵古榕树,枝叶茂密,形成一古色盎然的自然景观。郑成功曾受封延平群王,故集美寨又有“延平故垒”之称。
李林烈士纪念园
这一座翠柏绕园的烈士纪念园,是由厦门市教育委员会倡建,得到海内外集美校友热心支持于1990年春建成的李林烈士纪念园。李林烈士系集美中学毕业的华侨学生,抗日战争中驰骋长城内外,牺牲时年仅24岁,被中共中央旌为民族女英雄。延平故垒屹立在浔江东岸最高地。当你站在浓荫的榕树下,追忆英雄业绩,眺望滔滔白浪,渔舟如织,“宝珠”、“回崽”两屿浮于水面。
厦门大桥
桥梁总长6599米,成为全国最长的跨海公路桥。厦门海堤的建成,成为厦门陆上的门户走廊,随着厦门特区经济的发展,汽车流量大增,海堤成了经济发展的"瓶颈"。大桥改善了厦门陆路运输条件,每当夜幕来临,大桥上灯火辉煌,形成一道绚丽耀眼的彩虹,景色十分迷人。全桥分主桥、集美立交桥、高崎引桥三个部分。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