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了解无为的地理与资源

家乡区县: 安徽省无为县

上一篇我们了解了无为的历史,那么接下来说说无为的地理特征和资源优势:

位置

无为县地处安徽省中南部,长江北岸,北依巢湖,南与芜湖市、铜陵市隔江相望,距省会合肥市百余公里。无为县地图位置位于东117°28′48″—118°21′00″,北纬30°56′21″—31°30′21″。

地貌

无为县内地貌总的特征是“山环西北,水骤东南”。大体可分为平原区和低山丘陵区。平原区又可分为:低圩、洲地、平畈。低圩平原以县境东部圩区为主,沿西河延伸到县境西部。一般高程在海拔10米左右,水网发达,面积980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40.6%。多为潜育型水稻土。沿江洲地由长江沿岸滩地和江心诸洲组成。地势平坦,海拔高程9米左右。面积392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16.2%。土壤含砂量高,土质疏松肥沃,以旱作为主。低岗平畈处于县境中部,既有低岗、残丘,又有平畈、田园。高程一般在海拔12~14米。面积527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21.8%。地势起伏千缓,土壤肥沃,种植水稻历史悠久,以潴育型和侧漂型水稻土为主。

低山丘陵自北部县界延伸至西南。岗峦起伏,海拔高程大多在40~200米。三公山最高,海拔高程为675米。面积514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21.3%。为自然土壤。土层多含砂砾,部分为裸岩,土壤流失严重,肥力差。

气候

无为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季风显著,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温暖湿润,无霜期长,但雨量年际变幅大,旱涝频繁。全县历年平均气温15.8℃。年际变动在15.1~16.9℃之间,变幅1.8℃。常年最热月为7月和8月,一般最高气温在36℃左右,极端最高气温39.5℃(1966年8月7日)。最冷月为1月,一般最低气温在-7℃左右,极端最低气温为-15.7℃(1969年2月6日)。

县内平均年降雨量1170.5毫米。平均年雨日为126.6天,平均3天有1天下雨。一年中3、4月雨日最多,32年的月平均值为13.7天。西南山区多于东北平原区,三公山雨量最多。降雨主要集中在4~8月份,7月份雨量最大(西南部山区常出现在6月份)。县内梅雨显著。梅雨期一般在6月中旬到7月上旬,平均长23天。梅雨期雨日多,暴雨集中,易积水成灾。1954、1969、1983三年涝灾,即因梅雨量过大所致。1969年7月15日一天降雨量达248.2毫米,为历史上罕见。而干旱年又与“空梅”、“少梅”年相吻合。

空气湿度,年平均值81%,年际间和季节间变化不大,一年中有8个月(3至10月)≥80%。

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炭、石油、天然气、铜、铁、铀、铅、锌、石灰岩、陶土、粘土、矿泉水、石英砂、萤石、明矾石、花岗石、硬石膏、方解石、江砂等;其中煤炭储量7000多万吨,石油储量2亿吨以上,天然气350亿立方米以上,铜200万吨,铁1000万吨,硬石膏2亿吨以上。

野生植物

树木:有马尾松、黑松、金钱松、侧柏、刺柏、黄檀、洋槐、槐、樟、梧桐、枫杨、赤杨、白杨、柽柳、乌桕、楝、梓栎、柞、沙朴、冬青、枳、黄杨、棕榈、皂荚、石楠、南天竹、枸骨、漆树、檫、山碴、青冈栎、柘、椿、楮、樗、榆、银杏、女贞、野柿、山玉兰、化香树、喜树等。

竹类:以栽培为主,其中毛竹种植面积最大。野生竹在丘陵地区有零星分布,有苦竹、箭竹、慈竹、凤尾竹、紫竹等。

野生药用植物:有丹参、桔梗、山银花、射干、沙参、柴胡、麦冬、地丁、大蓟、小蓟、威灵仙、寻骨风、艾、薄荷、益母草、车前草、草决明、马齿苋、蒲公英、半夏、天南星等500余种。

血冥雪夜(2015-05-0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