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独特的“陆上游龙船”习俗
我国人口中,汉族占大多数,因而各地必然存在着源于汉族而属于全国性的风俗习惯。众所周知,端午节是一个相传为纪念古代投江自尽的士大夫屈原的节日,客家地区的裹米粽、赛龙舟、插艾蒲、饮雄黄酒驱“五毒”等习俗亦皆源于汉族。这些是共通共有之俗,那么大埔县“独”在何处?笔者在甄较中发现: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来临之际,大埔除沿河圩镇有龙舟竞渡活动外,还有别开生面的“陆上游龙船”一俗。所谓“陆上游龙船”亦即通常所说的“旱龙舟”,是在陆地上进行的模拟龙舟赛的活动。人们用花纸、竹篾扎成龙船,一人将其顶在头上,另一人擎龙伞伴后,八音吹打相随,在村里游行,走遍全村,最后在“烧船窑”将描画了鲜艳色彩的龙船焚化,同时,祈祷龙神护佑,避灾消难保一方平安。此俗形式独特,寓意创新,可谓大埔端午节之“独特”所在。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
”支持吧!
已获得0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