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丁茶,即皋卢茶。宋代以前称“皋卢”、“瓜卢”,土人亦称之“过罗”、“物罗”或“紫笋”;宋代后渐改称“艼”、“苦艼”、“富艼”;清康熙后称“苦丁”、“富丁茶”。在当代商品茶中,以无性系“参味型”良种嫩芽叶制作而成的商品,称“富丁茶”;而以其群体品种鲜叶制作而成的,统称“苦丁茶”。始创于东汉以前,是中国古代名茶之一。源于广东,“出南海(南海郡)诸山”。现惠阳、南海、龙川、河源、英德、大埔等20余县均有出产。
富丁茶或苦丁茶,非山茶科之茶,在植物分类上是冬青科冬青属苦丁茶种中优良品种,其嫩芽叶乃至老叶,颇有医学价值,自古当茶入药。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味苦、平、无毒、性寒;煮饮止渴明目除烦令人不睡清痰利水,通小肠治淋止头痛消上膈利咽喉”。1975年版《中药大辞典》称“苦丁茶降牙火,治火眼、清热解毒、治咽喉口腔肿痛、溃烂及外伤、虫毒”等。由于具有多种保健功能,自古以来成为粤人乃至海外粤籍同胞一种珍贵的天然饮料。
富丁茶最显著的品质特点是:滋味特浓,“一叶回甘”,多则苦,少则甘,口感为先苦后甘回甜。清代屈大均《广东新语》称“艼以产新安(今深圳)、河源为良,其味最苦,而粤人烹河南(今番禺)茶者,必以点艼少许为可口”。如今上市的富丁茶,干茶色泽乌润、条索紧结重实,汤色浅黄明亮清澈,滋味浓厚,有参味或芳香气,叶底褐黄柔亮。其茶汤浓度为普通茶的25倍,故冲泡普通茶时常以一壶茶加富丁茶0.5~1克以增加其甘香,把富丁茶作为茶叶味精之用。
博客:http://blog.sina.com.cn/u/2021083297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