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零八塔是中国现存的大型古塔群之一,位于银川市南60公里的青铜峡水库西岸崖壁下,塔群坐西面东,依山临水,塔基下曾出土西夏文题记的帛书和佛祯,可能建于西夏时期是喇嘛式实心塔群。佛塔依山势自上而下,按1、3、3、5、5、7、9、11、13、15、17、19的奇数排列成十二行,总计一百零八座,形成总体平面呈三角形的巨大塔群,因塔数而得名。
考古发现一百零八塔的塔身形制有复钵、葫芦、复钟、折腹式四种,其塔座有十字折角和八角形束腰须弥座二式。不同层级上的每排塔身的外形都有不同砌筑法的变化,构成有序的群体组合,蔚为大观。最上面的1号塔和最下面一层平台上排列的19座塔,塔身为复钵式,基座为十字折角束腰座;从上往下数2、3、4、5、6层平台上排列的23座塔,塔身为葫芦式,基座为八角束腰座;7层平台上的9座塔,基座虽为八角束腰座,但塔身呈圆筒状复钟式;8至11层平台上的56座塔,基座也是八角束腰须弥塔座,但塔身为折腹式。在塔身的砌体中心竖有塔心柱,柱和塔身上挂座有相轮宝顶,原有柱木与砖石相轮宝顶残毁,修复时为了坚固更换为金属宝顶。
一百零八塔是国内外罕见的一座群塔,其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为游人学士所瞩目。由于自然侵蚀,长期无专人养护管理,致使塔群护墙倒塌,塔刹残毁,塔身松散坍裂,塔座被堆积物覆盖。为了抢救这处古迹,青铜峡市政府在自治区文化局支持下,于一九八二年组织进行过一次保修,但危害塔群的病害并未根除。为了根除塔群的隐患,恢复群塔的本来面目,自治区文管会,文化厅多次邀请文物保护科学技术专家指导进行勘测,拟定加固修复方案和计划,并于一九八七年在国家文物局和自治区财政厅支持下,组织施工技术力量主持进行修复,修复工程在青铜峡市政府及文物旅游局的密切配合下业已完成。其中,国家文物局拨款二十五万元,自治区财政厅拨款十万元。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