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多钱多功德
吴殿邦在考中进士之前,在家乡卖文鬻字为生。他的字,都有一定定价。例如一副对联,收润笔费六两银子,一分一毫也不能少,谁也不例外。有一次,一个尼姑庵里的主持找到吴殿邦,要求吴殿邦给尼姑庵写一副时联,但只给了四两银子。吴殿邦微微一笑,接过银子便挥笔写道:“一条笔直,两片齐开。”围观的人都哗然大笑。这对子实在太粗俗了,主持羞得不得了,要求吴殿邦重新写一对。吴殿邦说:“俗话说‘多钱多功德’,师父难道不明白?”这主持没有办法,只好再掏出二两银子补足。吴殿邦也就提笔续写道:“一条笔直天界路,两片齐开慈悲门” ,成了一副禅味十足的佳对。
王 岱 巧 计 免 劳 役
韩江是流经潮州府城的一大河流。由于两岸堤围长期失修,常闹水灾。官府每年都要借修堤为名,摊派各县民工前来筑石填土,大发灾难财。因而,年年修堤年年崩,百姓怨声载道。
康熙年间,澄海新上任了一位县令,姓王名岱,是湖南湘潭人。相传他是皇帝的老师,名位很高,却厌恶京城的官场生活,自愿到这海隅僻地的澄海来当官。他到任以来,体恤下民,敢抗权势,深受县民爱戴,声誉很高。连府尹道台、三司督抚也都敬他三分。
有一次,潮州知府又命差役前来各县征派民工去潮州北门修堤。王岱知人民不堪征派之苦,但又不便违抗上司之命,只得勉强带了人马,亲自来到北堤和民工一起顶风冒雨挑沙担土。此时恰逢潮州府一班官员来巡视。知府见王岱老大年纪还在抬石筑堤,不觉大惊,连呼:“啊唷!澄海县免劳苦吧!”岱公一听计上心来,将差就错不慌不忙地当众一揖,说产谢谢,回头便高呼:“蒙府尊恩允,我们澄海县免役,大家回去吧!”众民工趁此机会一哄而散。那知府一急,却结结巴巴说不出话来,他说的,‘澄海县’原指县令王岱,谁知岱公曲解他的原意,但话已出口,且这王岱也非好惹之人,只好眼睁睁地看着澄海民工欢欢喜喜回家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