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顺县位于贵州省中南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西部,与省内的贵阳,平坝,安顺,惠水,紫云,罗甸等市县接壤。县城距省城贵阳市84公里,至州府都匀市178公里,到安顺市85公里,在贵阳1小时经济圈辐射范围内。全县国土面积1565.03平方公里,长顺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县,境内有汉,布依,苗等20个民族,主要以布依族、苗族为主,地质构造和地层结构都较为复杂,山脉属苗岭山系,苗岭分水岭横亘县的北部,地势呈北高南低,地貌类型北部为丘原区,西部为丘陵区,中南部为岩溶中低山,东部为峰丛谷地,河流分属长江,珠江两大水系。工业有采煤、化肥、建材、饲料加工。农业以种植油菜为主,是黔中地区“粮仓”之一。长顺县历史悠久,战国至秦汉时期属夜郎古国,自古被称为“夜郎故地,杜鹃之乡”。这里山川秀美,人杰地灵,历史文化底蕴厚重。
历史沿革
远古时期,长顺开始有人类活动,东汉,蜀汉时期,长顺为牂牁郡夜郎县治地,晋、宋、齐、梁、陈,为夜郎郡广谈,谈指二县间地。隋为牂牁郡西边下段地,唐为羁縻乡州,今州地。宋依唐旧,但领于绍庆府。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八月,以金竹寨(今广顺镇)置金竹府,为长顺建制之始。金竹府辖11个州,3个县及16个长官司,隶顺元路。明洪武五年(1372)三月,改金竹府为金筑长官司。洪武八年,升金筑长官司为金筑安抚司,隶贵州卫,洪武十九年,改隶广西布政司,洪武二十七年,隶四川布政司。
正统三年(1433)隶贵州布政司,成化十二年(1476)属程番府,隆庆三年(1569)属贵阳府,万历四十年(1612)三月金筑安抚司土舍金大章奏请朝廷改土归流,朝廷准奏,设官建治,钦定改金筑安抚司置广顺州,属贵阳军民府,并授金大章土知州世袭,不许管事。
清雍正五年(1727)三月,置长寨厅。光绪七年(1881)三月,长寨厅同知移驻罗斛(今罗甸),改长寨厅为广顺州长寨州判。
民国二年(1913)年9月,顺州为广顺县,改长寨州判为长寨县,属黔中道。民国9年废黔中道,直属于省。民国26年,属第一行政督察区。民国30年(1941)10月,广顺县与长寨县合并为长顺县。
1949年12月21日,长顺县解放。解放初期,长顺县隶属贵阳专区。1952年改属贵定专区,尔后又改属于安顺专区。1956年4月,划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2000年,长顺县辖7个镇、10个乡。
2003年,长顺县辖7个镇、10个乡,148个村委会、5个居委会。年末总人口24.6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89万人;少数民族13.85万人,占总人口的56.16%。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