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之城

家乡区县: 河北省沙河市

沙河市是中国最大的玻璃集散基地,有中国玻璃城美誉,品种齐全,物美价廉。沙河玻璃业始创于1980年,发展初期主要以碎玻璃为原料,采用小平拉生产工艺生产再生玻璃,产品主��应用于农村和小城镇的低层建筑。到l 996年底,小平拉生产线达到128条,年产2000万重量箱左右,消耗全国一半左右的碎玻璃。从l 997年开始,在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变化的双重压力下,沙河玻璃开始了淘汰小平拉、更新改造的二次创业。到2000年底,大部分小平拉生产线完成了格法改造,并涌现了“一窑两线”以上的大格法生产线。进入本世纪以来,优质浮法玻璃开始占据主导地位,并新上了一批压延玻璃、凹蒙玻璃、乳化玻璃等玻璃初加工企业。回顾沙河玻璃20多年的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规模扩张(小平拉)、淘小整顿、改造提高、升级换代四个阶段。  沙河玻璃产业发展现状。玻璃产业开始了新一轮的“上大淘小”、改造提升,由06年底的l76家224条生产线,减少为现在的95家140条生产线,年产量稳定在5000万重量箱左右,约占全国平板玻璃产量的12%。其中浮法生产线6条(迎新集团3条,安全玻璃厂4条,长城玻璃厂2条),产能约l 800万重量箱。日熔化l 00吨以上的“一窑二线”以上格法及压延玻璃生产企业36家75条生产线,产能约2380万重量箱。普通小格法生产线59条,产能约820万重量箱(目前这部分生产线已全部进入淘汰名单)。目前,玻璃产业呈现以下三个特点:一是产业上档升级步伐加快。已经建成投产20条浮法生产线,此外,还有8条正在建设,优质浮法玻璃产品两年内将成为主流。如迎新玻璃集团分别从德国和美国引进先进技术,投资7.8亿元建设两条Low-E玻璃生产线;安全实业公司与中国建材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合作,投资8亿元建设自洁净玻璃生产线;迎新集团、鑫利公司分别与武汉理工大学签订协议,合作开发光电转化玻璃和高硼硅玻璃;正大玻璃有限公司与中国建材国际工程有限公司签订协议,合作开发超白薄玻璃。这些先进玻璃生产线的建设,将带动我市玻璃产业实现一次新的跨越。二是玻璃产品呈现品种多样化。由过去的单一建筑平板玻璃向多品种、深加工方向发展。装饰装修玻璃已具相当规模。有l 8条在线压延玻璃生产线,3条空心玻璃砖生产线,再加上90多家凹蒙、乳化玻璃企业,年生产装饰装修玻璃l 000万重量箱左右。此外,还有微晶玻璃、中空玻璃、钢化玻璃等玻璃及深加工产品。三是沙河玻璃市场份额逐步扩大。经过多年的发展,玻璃业已成为我市支柱产业之一。全行业固定资产达50亿元,年产值约40亿元,直接容纳社会劳动力2万余人,带动相关行业就业约3万人。沙河玻璃畅销全国除西藏、台湾外的所有省、区、市,已形成比较稳固的销售网络。近年来,沙河玻璃出口量增速较快,2006年出口额达2500万美元。

L,(2015-05-0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