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映城浴眼明——喀喇沁风光【耶律琮墓】

家乡区县: 喀喇沁旗

      耶律琮墓位于马鞍山乡宫营子村西南的鸽子洞地带。背靠陡峭的山峰,左右有小山环抱,两侧峰岭峻峭漫山青松挺拔,奇花异草争红斗艳,蜂飞蝶舞,鸟语花香,清风唤起万倾松涛,溪水漂来十里芳香,这一优美的自然形势,正符合古代风水理论的要求,这块绝好的陵墓佳地,葬的是辽代出身皇族,位居“外三公之首”,为“帝王之师”辽景宗时期的位极人臣,声名显赫的人物━━耶律琮。据史料记载他殁于辽景宗保元十一年(公元979年),是我旗十余处辽代古迹之一。

      耶律琮生前爵高位显,据现存的石刻推断,当年的陵墓庄严不凡。可惜的是民国初年耶律琮墓被盗,陵墓破坏,仅存的只是墓前正中树的一通观音纪碑和碑后整齐摆放的石羊石虎、武士文士石像等花岗岩石刻。

      墓的右侧原也树一通记载耶律琮一生政治生活、生平事迹和辽代的政治文化以及北宋之间交往史实的石碑。可现在只有龟趺尚在。据考古学家考证,耶律琮墓是辽代一座比较显贵的陵墓,石刻也是日前保留完整的一组辽代石刻。

      耶律琮是辽景宗时期的重要人物之一,据碑文和“辽史”记述,他少有大志,发奋读书,在文才武略方面都造诣很深,辽宗耶律贤嗣位之后他也青云直上,从政期间由于态度开明,思想进步,主张和平交往和“和边政策”,注重吸取外来文化和技术,对巩固辽政权,推动发展契丹社会做出了极大贡献,本人也从崇禄大夫、检校太保官升至华洲刺史、上柱国漆水郡开国公。可谓飞黄腾达,官位显要。

      然而好景不常在,耶律琮的仕途生涯比较短暂,从政刚刚进入壮年时期就致仕归田了。后来他在极度忧郁中为了求“无为之理,有相之因”,笃信起了佛教,终日参禅,遐游岭外,衣食节制,五十一岁时怀着“长恨凌云志未酬”的满腔忧愤离开了人世。

      耶律琮墓不仅有辽艺术的观赏价值,还对研究辽史解答历史某些疑问具有很重要的文物考古价值。

      历史悠久,文化集聚。

      塞外天堂,喀喇沁欢迎您!

能力秀主页:http://wm23.cn/LYH6144

​梧桐子主页:http://www.wutongzi.com/uc/67655375.html​​

博客主页:http://blog.sina.com.cn/u/5138779799​​

微博主页:http://weibo.com/liuyihe6144​​

丢了蜡笔的小新(2015-05-0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