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映城浴眼明——喀喇沁风光【福会寺(2)】

家乡区县: 喀喇沁旗

福会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喀喇沁旗大庙村,是清代内蒙古地区的一座典型藏传佛教寺庙。

平面呈长方形,占地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63平方米。

该寺始建于清初,逐渐成为该地区佛教中心。主要建筑有山门、前殿、经堂、大殿、后殿和东西配房、钟鼓楼、东西配殿、耳房、僧舍等共15幢。主体建筑为大式硬山、歇山砖木结构,十字脊钟楼为北方地区少见。福会寺因与王府关系密切,居统领该地区诸佛寺的地位。主体建筑具有清式早期斗拱特征。经堂山花、大殿梢间的方形假窗具藏式建筑风格。彩画、壁画和砖雕、木雕丰富多彩,工艺高超。
国家AAAA级旅游景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福会寺位于喀喇沁旗锦山镇西南王爷府镇大庙村。

西距北京地323公里,承德111公里,东距锦山20公里。距赤峰67公里。

福会寺是喀喇沁亲王府景区中著名人文旅游景点。

福会寺始建于清康熙年间,文化大革命中遭到破坏,后几经重修,于1997年开光使用,恢复了主要佛事活动。2001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福会寺是王爷府的家庙,是清代蒙古族地区藏传佛教寺院,始建于清康熙年间,占地面积6136平方米,全盛时期曾居住喇嘛450余人。2001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代蒙古王爷权势炙手可热,家庙自然也气度不凡。它原由两座院落、五座殿堂组成,建筑恢弘,内供奉各路佛像200余尊。文化大革命中遭到破坏,后几经重修,于1997年开光使用,恢复了主要佛事活动,逢初一、十五诵大经,七月十五赶庙会、跳查玛等。
游览佛教寺院,必须要了解佛教的基本知识,尤其是佛教供奉的主要对象。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创始人名悉达多,姓乔答摩,佛教徒尊称其为“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圣人)。释迦牟尼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太子,生活的年代大约与中国的孔子同时。佛教于公元前二年传入中国,由西藏传入中国的佛教称为藏传佛教,是藏、蒙民族地区流传的主要教派。藏传佛教现有四大教派,其中格鲁派势力最大。格鲁派是15世纪初宗喀巴创立的教派,因该派僧人头戴黄色桃形僧帽,俗称黄教,其后世弟子形成达赖和班禅两大活佛转世系统。
佛教供奉的对象包括佛、菩萨、罗汉、护法天神。佛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者,寺院经常供奉的有一佛、三身佛、三方佛、三世佛等。菩萨即自觉、觉他者,寺院中常见的菩萨有文殊、普贤、观世音、地藏、大势至,又称五大士。罗汉即自觉者,已灭尽一切烦恼,应受天人供奉者,寺院中有十六罗汉、十八罗汉和五百罗汉。护法天神,佛教中称为“天”,著名的有四大天王、韦驮、哼哈二将、伽蓝神关羽等。

历史悠久,文化集聚。

塞外天堂,喀喇沁欢迎您!

能力秀主页:http://wm23.cn/LYH6144

​梧桐子主页:http://www.wutongzi.com/uc/67655375.html

博客主页:http://blog.sina.com.cn/u/5138779799

微博主页:http://weibo.com/liuyihe6144

 

丢了蜡笔的小新(2015-05-0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