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市博物馆位于赤峰市区文化广场的北侧,1959年成立昭乌达盟博物筹备处,1963年成立昭乌达盟文物工作站,1987年更名为赤峰市博物馆。赤峰市博物馆坐落在赤峰市中心城区文化广场的北端,建筑风格体现了东方古典建筑庄重典雅和现代建筑流畅简洁的完美结合。馆舍建筑面积6800平方米;馆藏文物1万余件,图书资料几千册。博物馆主要有文明之光、青铜时代、草原帝国三大展区。文明之光展区主要介绍赤峰地区新石器时代的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红山文化、富河文化、小河沿文化的文物精品展。
赤峰市博物馆位于赤峰市区文化广场的北侧,始建于1987年,其建筑风格体现了东方古典建筑庄重典雅和现代建筑流畅简洁的完美结合。整个建筑由主楼和塔楼两部分构成,总高46米。主楼呈长方形,下托以古典式台座,台座周围施以勾云纹仿汉白玉栏杆,几十根通台柱拔地而起,直冲楼顶。主楼体雄伟庄严,在洁白的楼面上端,饰以剪边琉璃檐,白墙金瓦相互辉映。塔楼为四角三层攒尖顶亭台式建筑,重重飞檐凌空飞翘,崇楼巍阁直入云天。赤峰地区得天独厚的历史人文资源,为博物馆提供了数以万计的珍贵藏品。一些馆藏珍品还部参加过全国文物精品展览,多次赴日本、欧美等国家巡回展出,弘扬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也是爱国主义教育基础之一。新赤峰博物馆昨天正式开工,市委书记杭桂林等领导参加了奠基仪式。
新建的赤峰博物馆位于赤峰新城区主干道锦山路与富河街交汇点西侧,南向毗邻沿河广场,东侧面对锡伯河,占地面积69.3亩,建筑面积26000平方米,计划总投资6220万元,其中国家补助4000万元,市政府拨款1000万元、文化部门自筹1220万元。
赤峰博物馆建筑总高度25.7米,建筑设计吸收了唐代、辽代建筑博大雄浑的建筑特色,建成后将成为具有赤峰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象征的标志性仿古园林式文化建筑。
赤峰博物馆内部设有博物馆、群艺馆、图书馆、市文化局机关办公区。建筑面积分别为11000平方米、5100平方米、6300平方米、1400平方米。
在设计基本理念上,博物馆突出历史文化,打造精品文物展览,从赤峰历史发展漫漫长河中撷取四个精彩时段,再现了赤峰历史的辉煌:日出红山———以红山文化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古韵青铜———以夏家店上、下层文化为代表的北方草原青铜文化;契丹王朝———系统阐释赤峰地区的契丹文化;黄金长河———赤峰地区金、元至清代的文物及民族风情。四个基本陈列风格分割、对立统一,又各具特色,展线合理流畅。
为了展示我市悠久的历史文化,新馆在展览形式上以精品文物为主线,点面结合,展示最新的研究成果和考古发现资料,合理利用高科技展陈手段。共展出各类精品文物1400件(组),加入赤峰地区在2006年发掘的夏家店下层文化三座店山城遗址和2009年发掘的二道井子聚落遗址相关资料,采用景观再现复原乌兰布统古战场、东胡王射猎等场景,用幻影成像等多媒体手段表现辽宋澶渊之盟、辽代四时捺钵制度,增加钻木取火、魔幻翻书等观众互动项目。无论从内容和形式上都是一个不可多得的精品展馆。
目前,赤峰博物馆新馆已面向市民免费开放,在全区第六次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召开时,与会者可以通过馆内融合了声光电的先进展览设备,全方位、立体式地了解赤峰红山文化、青铜文化、契丹文化、蒙元文化四个文化时期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