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集美是贫瘠的渔村,几乎家家户户有人飘洋过海去谋生活,唯最早是到暹罗、缅甸这地方,因为这地方有一条湄公河。那时候水利好,农业收成就有保障。老华侨说,“洪流一来,水涨一寸,禾苗跟着长一寸”。等到收成季节到了,这水也退干,于是开镰收刈,因为稻草很长,人们就把谷穗收刈上来,再者就是满农地追捉“锐鱼”(闽方言,一种淡水鱼)。往后稻草干了烧成灰在田地供作肥料。既有米,又有鱼,便是人们所企盼的“鱼米之乡”了。老华侨很节俭,他们在异乡并不是一下子能发家致富,都靠勤俭粒积。因为那地方属热带,随便打一个地铺就可安睡。有一种加棕草织成糖袋装糖,产自缅甸的仰光,这种加棕糖装展开刚好有一条草席大,铺在地上可躺下睡。因为天气不冷,一条黄麻袋可盖在身上。这袋是装暹米的。
盖暹被,睡仰光席的掌故便传开了。
厦门集美专题链接:http://www.wutongzi.com/kan/fujian/jimei.html
个人能力秀主页:http://abc.wm23.com/wsapple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