邛崃市第一中学创建于1907年,前身邛属中学堂,校址建在宋鹤山书院和清考棚旧址上,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学校于1994年正式定名为邛崃市第一中学校,2000年被评为“四川省级重点中学”,2002年命名为首批“四川省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坚持“以人为本、教育服务、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搬入新校区的短期内力争实现“三个突破”,即:教师队伍建设上的突破、教学过程管理上的突破、学生行为习惯养成上的突破,努力将学校办成学生成才、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一流高中。邛崃一中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现有教职工260人,特级教师5人,成都市学科带头人10人,国家级、省级优秀教师14人,成都市优秀教师36人,高级教师56人。为使更多的老百姓子女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发挥名优教师的示范指导作用,实现“名师创造名校品牌,名师支撑学校发展,名师造就一流人才”,树立“标杆学校”教育品牌的目标,该校从外地引进名师,如特级教师张炼、高级教师高明秀,从外校引进了如高埂中学的石拥军、魏毅德老师,邛崃二中的林超凡、孙玉祥老师,平乐中学的尹淑媛老师等一批知名教师,今年该校仍然继续大量引进外地、外校的优秀教师充实09级教师队伍。该校推行导师制,通过导师引领,校本教研,教学建模等对青年教师进行重点培训培养。
邛崃一中的历史最早要追溯到宋代的“鹤山书院”。“鹤山书院”本是宋人魏了翁修筑于邛崃西郊白鹤山的房舍,宋理宗重视他的才学和道德,亲笔题写“鹤山书院”赐名给他,远近学子便求学于魏了翁门下。明朝时,各任州牧先后整修、扩建。到了清朝,各任州牧又先后易址重建、扩修,直到清朝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秋,开办“邛属中学堂”,书院才被废除。民国三年(1914年)四月,邛崃与大邑、蒲江三县会商,议定开办邛州联合县立中学校,校址设在考棚。民国十七年(1928)夏,邛崃独自开办“邛崃县立邛崃高级中学”。1944年由国民政府四川省教育厅领导并直接划拨经费,开办了“四川省立邛崃高级中学”,这是邛崃县历史上的第一所高中。“省中校”毕业的学生,解放后大多数要求进步,在各自岗位上为国家的建设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解放以后,“省中校”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不断发展、扩大。但由于各种原因,校名曾几经更改。直至“文化大革命”结束,于1978年改名为“四川省邛崃城关一中”。1984年定名为“四川省邛崃县第一中学校”。1994年撤县建市后,学校定名为“四川省邛崃市第一中学校”。2009年底,学校迁至新校址邛崃市临邛镇洪川小区。
网络营销能力秀主页:http://www.wm23.cn/hanshuyu
梧桐子个人主页:http://www.wutongzi.com/uc/82157876.html
新浪微博个人主页:http://weibo.com/3774751927/profile?rightmod=1&wvr=6&mod=personinfo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