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民称每年“冬至”日为“过冬”,十分重视,有“冬大如年”之说。此日有午饭后上坟之俗,还有午饭吃“红瓜汤”之说“喝了红瓜汤,冬天没冻疮”,“吃红瓜汤腰不疼”。
吃“腊八粥”
民间称腊月初八、十八、二十八皆为腊八。此时吃腊八粥,看天气,以预测来年丰歉。有“三个八、地皮白,又收稻、又收麦”,和“要得发,扫十八(俗称扫尘)”之谚语。
十九祭龙
腊月十九,很多地方会在老龙王庙老庙址举办“祭龙”仪式,为元宵舞龙拉开序幕。
二十以后扫尘
腊月二十以后,家家户户都要打扫家里的卫生,称为扫尘。将打扫出来的扬尘等垃圾沿大路边丢弃免遭灾难,这天打扬尘越早越好,认为“打得早,春来早,福星多,灾星少”。
二十二上坟
年前一般都要上坟,很多人家是大年三十到坟上烧纸钱,有些人家会带一些麦子的秸秆当金条烧给祖宗,还有人家会放鞭炮、祭贡品。如果贡品里有饭菜不能事先品尝淡咸,自己先吃是对先辈的不敬。
二十三祭灶
腊月二十三(或者二十四)贴灶老爷画像,中午做祭灶老爷的饭菜,很少用海鱼,一般都是河里红鱼。菜做好以后倒酒、放鞭磕头祷告,一般都说请灶老爷上天多说好话之类的话。
二十五忙年
在腊月二十五,都要准备过年的各类食品。以前家家户户的豆腐、馒头都是自己亲手做的,现在基本都是在集市买,所以现在购置年货中都必须买豆腐、馒头,其中豆腐寓意“兜福”。
二十七祭土地
土地老爷是民间最信赖的神,又称为“福德正神”。逢年过节,人们都会在土地庙前贴对联:“居东南福地,佑西北人家”,“保一方宁静,佑五谷丰登”等等。
大年三十最忙
三十晚各家要做聚宝盆、接灶、压锅、压磨。每年除夕夜乡间称为三十晚。各家要做“聚宝盆”,即在一盆米饭上插上松枝,枝上系上染红的花生、白果、盆中加红枣,祈求来年五谷丰登发大财;晚间接灶,即把腊月二十三祭灶日将被送上天的灶神接回来,然后全家围着火盆烤“元宝火”,俗称“守岁”,近子时,把地上的花生壳、瓜子壳等扫到门后,俗称“隔年尘(陈)”;在睡觉前,在锅、磨、放上两棵葱和一点豆腐或糕,俗称“压锅”、“压磨”以示一年到头不空,有饭吃。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