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至1933年,先后就读于淮安中学、上海正风中学和东海师范。1933年秋,汤曙红回到家乡,在汤沟小学任教。在他的倡导下,汤沟小学办起了抗日读书会,组织校内外青少年100多人,阅读进步报刊。他们还走上衔头,大唱抗日歌曲,演讲抗日道理。1937年10月,汤曙红创办了汤沟剧团,自任团长,先后排演过《宛平战斗》、《血战芦沟桥》、《古城怒吼》、《放下你的鞭子》等抗日剧目,激发群众的抗日热情。
1938年春,汤曙红在家乡发动民众1000多人,成立汤沟乡民众抗日武装自卫队,任队长。8月,经乡民选举,当选为汤沟乡乡长。
1939年3月,汤曙红担任中共沭阳县委军事部长。3月底,东(海)灌(云)沭(阳)边区抗日游击总指挥部成立,汤曙红任总指挥。4月,这支队伍改编为八路军山东纵队陇海南进游击支队第三团,汤曙红被任命为团长。7月5日,汤曙红率领三团战士,在盐河、涵养河的交汇处五里槐,伏击日本侵略军,歼敌多人,击沉击翻日军汽艇、木船多艘。紧接着,汤曙红又带领精干小分队10多入,奇袭土匪头子贾锡福的巢穴孙二庄,击毙贾锡福及其部下匪徒共37人,缴获大盖枪10多枝,子弹两箱,为灌东人民除了一害。为了团结抗日,7月17日傍晚,汤曙红只身前往汤沟乡公所,和国民党沭阳县常备大队长王绪五谈判,被王部小队长周法乾杀害,时年24岁。
汤曙红,1915年出生于现灌南县汤沟镇汤沟村一个破落地主家庭。自小,汤曙红便与众不同。他6岁时在家读私塾,家人在他8岁时送他到小学读书,一至三年级,他学习成绩特别好,四年级未念就直跳五年级。他13岁小学毕业,考入淮安中学,后来转入上海正风中学读书,又转入东海师范学校就读,19岁时从东海师范毕业。
1934年秋,汤曙红在汤圩小学教书。1935年秋他调入汤沟小学任教。在地下党员汤深计、汤元寿的影响下,汤曙红思想进步很快。他白天教书,夜晚组织群众,办拉丁文识字班,团结师生和周围青年,组织长跑队强身健体。
汤沟是一个水陆码头,当时政权控制在恶霸地主汤大猴子手里。镇上的空气十分沉闷,可是走进汤沟小学,却使人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抗日情绪,抗战已经爆发了。
关心国事、思想进步的汤曙红、汤增桐等老师喜欢在一起大声议论局势,谈论战事的发展,也谈台儿庄的胜利和平型关大捷,还经常在一起讨论抗战的前途,有时争得面红耳赤。汤曙红不知从哪儿搞到一台带耳机的收音机,了解时事很多,常常侃侃而谈。他是六年级教师,原名叫汤宜秀,“曙红”是在东海师范读书时改的,表达了他努力要为家乡带来火红曙光的决心,那个时候他就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接受了党的宣传和影响。本来已经考上了大学,因为抗战爆发,他决定留在家乡,把准备读大学的衣服都卖了。他年纪很轻,才22岁,中等身材,长方脸,尖下巴,薄嘴唇,人长得很秀气,讲起话来热情洋溢,句句打动人心。议论到最后,他常常尖锐地提出这样的问题:“日本人已经打进中国来了,我们怎么办?”“现在他们北面占领了华北,南面占领了上海,占领了苏北怎么办?”
这时,沭阳中学、东海师范等学校也都陆续解散了,失学的学生和一些进步青年常常聚到汤沟小学唱歌、唱戏、找书看。汤曙红看到他们的可造之处,便提议创办一个“青年读书会”,受到热烈响应。他组织大伙找来《大众哲学》、《读书生活》、《青年》、《资本论》等进步杂志与书籍供大家阅读学习,他们还印发抗日传单、教唱抗日歌曲,产生积极影响。
面对日本鬼子轰炸苏北等恶行,1937年12月底的一天,汤曙红义愤填膺起草了《告同胞书》,召集大家开会,慷慨陈词,校内外数十名青年5月,在汤曙红的一手策划下,汤沟地区抗日宣传机器《大众报》出刊,号称“活辞源”汤建修、“老秀才”汤慕芦等一些有威望的开明人士积极参加撰写文章。日益活跃的《大众报》,召引许多沦陷区的青年和爱国志士纷纷投奔汤沟,参加热火朝天的抗日斗争。
汤曙红以其巨大的影响力,并通过积极的民选斗争,当年光荣当选为汤沟乡长,代表广大民众掌握了乡政权,踢开了阻碍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