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州市方言

家乡区县: 安阳林州市

     林州话,或称林州方言(原来的林县即现在的林州),是一种汉语方言,属晋语系——邯新片——磁漳小片。

      林州方言语音铿锵有力,掷地有声,高亢宏亮,发音清晰,浑厚直硬,变音较多,四声分明,去声字多多。词汇丰富,词尾多有后缀;句中常有语头、镶中和缀尾,说话常省略某些词语 。林州话对多音节词的首音节词读得沉重、响亮、节奏长,末音节词读得轻、低、节奏短:常因发音速度快,省略或轻放读个别词的声母、韵母,听起来好象改变了原来词语的音节 。普通话中很多以“子”结尾的词会发声为“额”或”了“,如桌子--桌了,凳子--凳额。

       林州位于河南最北部,与河北邯郸接壤,是安阳下属的一个县级市。林州与安阳相隔不过一个多小时车程,但其口音却有着天壤之别,彼此用方言交流都难以领会,而且这种口音和正宗的河南方言听起来完全没有类似之处,于是,除了林州人自己,很少有人听得懂这种在北方语系里按理说应该很好理解的方言。
林州话和河南话不属于同一语系:典型的河南话属于中原官话,而林州话则属于晋语。 “晋语前身应该是汉代扬雄《方言》提到的“赵、魏之西北”方言。晋语的使用人口近5000多万(86年是4600万),其中山西约2000万(不含运城和临汾大部,运城话和临汾话属于关中系统)、内蒙古中西部、河北西部、河南北部各近1000万,陕北有300多万。晋语的最重要特征是有入声,这和北京的官话很不相同,晋语比北京话的语言特点古老很多,有学者戏称之为“北方话中的山里话”。林州话,放在河南话,或者放在晋语邯新片中都是非常晦涩的。

        安阳县西部北部方言和林州话更为接近,而与安阳市区相差甚远。当然由于这些地区离市区较近等原因,口音与林州话有一定区别,但是词汇发音基本都是一致的,只是语调相对较为缓和了。

         林州之所以能够把古音保存得如此完整也许是由于其地理原因:河南地处平原,林州位于太行山脉上,长期与外界阻隔,语言流通演化缓慢。圣经上说洪水消落以后,诺亚的子孙在地球上繁衍生息,分住在不同的部落。当时天下人操同一口音,讲同一种语言。他们商量修建一座高通天高塔,以便扬名天下,不致分散居住在地上。耶和华便下界,弄乱了人们的语言,让他们语言不通,交际受阻,同心也无法同力;于是通天塔也就半途而废。人们只得按照耶和华的意愿,离开这座城池,分散到世界各地,讲着各自的语言。现在全国州在推广普通话,全世界都在普及英语,人类文明的通天塔正在一层层加高,
方言承载了一个地域的历史、文化和地理变迁,从中可以读出很多有趣的信息,再求同的过程中,存异永远是必要的。

阳光小子(2015-05-0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