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三刀是江苏徐州地区汉族传统风味小吃之一,起源于北宋徐州知州苏东坡,清朝乾隆皇帝三下江南路过徐州,吃过蜜三刀后龙颜大悦,御笔手书“徐州一绝,钦定贡”,至此蜜三刀就正式成为宫廷御点,并加以改良,成为现在的徐州名小吃。具有浆亮不粘,味道香甜绵软,芝麻香味浓厚的特色。北京蜜制小吃品种很多。蜜是饴糖,是由大麦等粮食经发酵糖化而成,有补脾、益气、缓急止痛、润肺止咳的功效。在山东青州、博山等地区又被称为“蜜食”,以老字号“隆盛”、“景德东”所制最受欢迎。
徐州蜜三刀是江苏徐州汉族传统风味小吃之一,当地特产八大样之首。具有浆亮不粘,味道香甜绵软,芝麻香味浓厚的特色。徐州蜜制小吃品种很多。蜜是饴糖,是由大麦等粮食经发酵糖化而成,有补脾、益气、缓急止痛、润肺止咳的功效。在山东青州、博山等地区又被称为“蜜食”,以老字号“汇尔康”、“汇尔康蜜三刀”、“徐州”所制最受欢迎。
典故一
相传北宋年间,苏东坡在徐州任知州时,与云龙山上的隐士张山人过往从甚密,常常诗酒相会。一天苏东坡与张山人在放鹤亭上饮酒赋诗,苏东坡抽出一把新得的宝刀,在饮鹤泉井栏旁的青石上试刀,连砍三刀,在大青石上留下了三道深深的刀痕,苏东坡十分高兴。正在这时,侍从送来茶食糕点,有一种新做的蜜制糕点十分可口,只是尚无名称,众友人请苏东坡为点心起名,他见糕点表面亦有三道浮切的刀痕,随口答:“蜜三刀是也。”
后来,经苏东坡亲自起名的“蜜三刀”名噪一时,徐州城里的茶食店,糕点坊争相制作,经过数百年的流传,徐州蜜三刀的配方工艺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大约徐州人出于对苏东坡的崇敬之情的缘故吧,因而对徐州蜜三刀也情有独钟,清朝乾隆皇帝三下江南路过徐州的时候,指名徐州府衙派人到百年老店“泰康”号即今天的徐州市泰康回民食品店制的御膳蜜三刀,传说乾隆皇帝吃过蜜三刀后,“龙颜大悦”御笔手书“徐州一绝,钦定贡”。在山东青州、博山等地区又被称为“蜜食”,以老字号“隆盛”、“景德东”所制最受欢迎。
典故二
每块三刀上方的三道刀痕,故取其名。并讲一典故:据说苏南人和苏北人曾经交流面点的制作方法,相互都留下一手,苏南人没有传授苏北人怎样制作董糖(和董小婉的渊源这里不提)。苏北人也没有教苏南人怎样制作三刀(看似简单的三刀也有其繁复的配方和程序)。三刀规规矩矩、方方正正,表面密密麻麻镶了一层白芝麻,密里透亮,大方坦然,内心实在。时过境迁,多少实在的点心都变了。只有三刀,以不变应万变,老样子。
能力秀个人主页:http://www.wm23.cn/liuyinping
梧桐子个人主页:http://www.wutongzi.com/uc/03755041.html
新浪微博个人主页:http://weibo.com/u/3566487790?source=blog
网络营销词典主页:http://www.wm23.com/wiki/uc/87933.htm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