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区位于长江三角洲“江南佳丽地”的南京市中部,总面积1577.75平方公里。东与句容市接壤,东南与南京市溧水区毗连,南与安徽省马鞍山市博望区衔接,西南与安徽省马鞍山市相邻,西与安徽省和县及南京市浦口区隔江相望。
江宁境内地质条件十分复杂,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演化过程中,内外营力所塑造的地貌类型比较齐全。常态地貌有低山、丘陵、岗地、平原和盆地,其中丘陵岗地面积最大,素有“六山一水三平原”之称。地势南北高而中间低,形同“马鞍”。境内有大小山丘400多个,主要山峰有东北部的青龙山、黄龙山、汤山、孔山等,海拔约300米,是宁镇山脉主体;西南部的横山、云台山、天马山、莺子山等,海拔多在250米~350米,多系茅山余脉;中部的牛首山、方山等,海拔200米~243米。境内河道主要有秦淮河和长江两大水系。秦淮河为区境最长的河流,位于境内中部,纵贯南北,经南京市雨花台区入江,支流密布,灌溉全区一半以上的农田。境内西部濒临长江,江岸线长22.5公里,水面3667公顷。流入长江的主要干流有便民河、九乡河、七乡河、江宁河、牧龙河、铜井河等。境内主要湖泊有百家湖、杨柳湖、西湖、白鹭湖、南山湖、甘泉湖等。
1月~2月气温偏低,不利于油菜和三麦的冬季生长,使冬季作物返青期推迟。1月初和2月20日~21日的低温对农作物造成冻害。3月~4月气温偏高,光照充足,夏熟作物生长较快,对油菜和三麦的生长较为有利,利于油菜的开花、结荚和小麦孕穗。4月下旬后期和5月上半月降水过程较多,对小麦的开花有影响,利于病害的发生。5月下半月天气晴好,光照充足,利于夏熟作物的收获。6月降水明显偏少(月降水量65.9毫米,只有常年的三分之一和上年四分之一。≥0.1毫米雨日只有5天,比常年和上年偏少,其中11日~25日基本无雨),加上5月份降水同样偏少(月降水量49.2毫米,只有常年的二分之一和上年三分之一。≥0.1毫米雨日8天,比常年和上年偏少),造成丘陵山区严重干旱,少部分群众饮水困难,秧田缺水栽秧,植伤严重。但气温偏高,光照充足,在灌溉条件好的地方利于水稻发棵分蘖。7月6日全区进入二段梅雨期,降水明显增多,加上11日的暴雨(日降水量86.4毫米),持续已久的干旱得以解除。但是,阴雨天气较多影响了水稻的分蘖和烤田。8月温度变幅大,光照不足,对水稻后期生长和乳熟不利,使中杂交稻千粒重明显下降。病虫害发生严重,对油菜的播种育苗有所影响。9月上中旬气温正常偏高,阴雨天气较多,水稻的幼穗分化速度受到影响,下旬气温偏低光照不足,对中杂交稻的花期有所推迟。10月初连阴雨天气影响了杂交稻的收获,造成部分倒伏田块出现发芽现象,上旬后期到下旬前期基本无雨,旱象露头,对油菜秧苗生长或移栽不利。由于是年晚粳收获期延迟,使大面积麦、油播(栽)期比往年推迟5天~7天。但11月份气温偏高,降水适宜,麦、油苗生长速度较快,移栽油菜叶令、绿叶和开盘度接近往年。气候适宜却带来草害严重。12月初气温已经在3度以下(12月5日最低气温零下3.1度),比常年提早。由于麦、油播(栽)期比往年推迟,加之干旱,越冬前苗情差于往年。12月下旬气温偏高利于越冬期生长。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