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干(170~217) 汉魏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字伟长。北海郡(今山东昌乐附近)人。少年勤学,潜心典籍。汉灵帝末,世族子弟结党权门,竞相追逐荣名,徐干闭门自守,穷处陋巷,不随流俗。建安初,曹操召授司空军师祭酒掾属,又转五官将文学。数年后,因病辞职,曹操特加旌命表彰。后又授以上艾长,也因病不就。建安二十二年(217)二月,瘟疫流行,□亦染疾而亡。徐干一生,以清玄体道著称。在创作方面,则以诗、赋、散文见长。诗歌今存 3篇,都是五言诗。《室思》为拟思妇词,共六章,写丈夫远行后妻子在家的忧愁郁结情绪:端坐而无为,仿佛君容光,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幻想着安得鸿鸾羽,觏此心中人,同时又担心丈夫在外另有新欢。全诗情致缱绻,堪称佳作,而思君二句更为后人推重。《答刘桢》诗,以浑朴的诗句,表现了他与刘桢的诚笃友情。今存徐干作品,没有《公宴》、《斗鸡》之类酬应之作,这也是他有别于其他建安作家之处。徐干在辞赋方面的名声颇高,他的《玄猿赋》、《漏卮赋》、《橘赋》(以上皆佚)、《圆扇赋》等,曾被曹丕评为虽张(衡)、蔡(邕)不过也(《典论·论文》);刘勰也曾把他与王粲一起作为魏之赋首而加标举(《《文心雕龙》·诠赋》)。今存作品不足10篇,而且多有残缺。其中《齐都赋》,从残文来看,原先的规模可能相当宏大。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