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阳一中

   长阳一中位于湖北省八大景区之一的清江旅游度假区,是宜昌市“一小时经济圈”中一所名师荟萃、英才辈出的巴楚名校。著名教育家费孝通、冰心、何东昌分别为学校题名、题词。“披荆斩棘恢弘百年功业,继往开来掌领一代风骚。”学校先后被国务院、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和“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的光荣称号;先后被评为“湖北省文明单位”、“湖北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科研教改试验学校”、“湖北省校本培训示范学校”、“湖北省安全文明校园”。  

   建校六十多年来,已累计为社会培养合格毕业生近两万人。可谓:“桃李蓁蓁,香飘四海内外;精英济济,凤翥九州方圆”。近十年来,学校高考成绩一直在宜昌市山区县中处于领先地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01年,胡博同学获得宜昌市高考文科状元;2004年,我校创造了高考综合评估全市第一名的骄人业绩。清江风雷惊楚地,千秋功业蔚人文。

  2005年4月,学校被正式认定为“湖北省示范学校”,成为土家学府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1943年9月15日,长阳一中的前身——长阳县立初级中学在吴雨桐、覃毅武、李地文等前辈的多方筹措下正式成立,宣告长阳自西汉建县两千多年历史上的第一所中学从此诞生!伴随着时代的脚步,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第一高级中学

   长阳一中已走过了六十多个春秋。这六十多年的历史,镌刻着艰难的跋涉,也记载着辉煌的功绩;有受挫徘徊的忧虑,也有成功胜利的喜悦,六十多年来,勇于拼搏的一中人一路开拓,一路高歌,用自己的实践,开辟出一条成功的办学之路。当新时代的壮美画卷刚刚展开,长阳一中已成为清江河畔一颗璀璨的教育明珠,已成为一所享誉一方的巴楚名校了。1943年,正值抗日烽火燃遍中华大地,随着武汉、宜昌相继失守,地处川鄂咽喉的长阳顿时成为抗日前线,但不甘于贫穷落后,不甘于愚昧黑暗的土家儿女仍然没有停止追求现代文明的步伐。在十八万年巴楚文明的厚重土壤上诞生的长阳一中,注定要在时代的号角声中发展壮大,成为长阳教育事业的一座丰碑,矗立在九峰山下。这一片天空,放飞着土家族人民经济富裕、科教发达、文化进步的梦想;这一方土地,秉承着巴人祖先勇于开拓的禀性,书写着创造历史的篇章。遥想60年前,两百多名师生齐聚枝柘坪覃氏宗祠,钟鸣山应,开启了长阳一中的历史进程。学校创办伊始,虽条件简陋,但师生胸怀报国之志,教师勤奋施教,学生孜孜以学,一时声名远播。

  1949年7月,龙舟坪解放,学校更名为“湖北省长阳县第一中学”。1958年,学校增设高中,成为一所完全中学。1965年至1976年,学校一度改名为“育红中学”、“城关中学”。其间,中华大地倍受十年浩劫,加之1969年清江洪水暴涨,校舍沦为汪洋,校址被迫迁至九峰山北麓,即今天的长阳一中所在地,校名改为“长阳县三里店中学”,学校一度陷入历史低谷。1978年,校史翻开崭新一页,当年学校被确定为湖北省108所重点中学之一。八十年代以来,长阳一中洗掉历史尘埃,全然以新的态势跻身于教育方阵。1984年,学校创造极度辉煌,学生李世民、刘小勇分别夺得宜昌地区文、理科“状元”,有84人被录取到清华、北大等国家重点院校,轰动县内外。随着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的成立,1985年学校改名为“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高级中学”。1992年秋,学校正式更名为“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第一高级中学”,简称“长阳一中”。

   1993年以来,学校各项工作阔步向前,校舍建筑面积翻了两番,办学规模18个班扩大到现在的36个班,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和教育教学研究力度日益增强,信息技术装备和后勤服务水准大幅度提高。在探索中学校确立了“让每一个人得到尊重,让每一个人得到发展”的现代办学理念,形成了“真诚合作,自主竞争,勤奋努力,追求优异”的一中精神。

   在一中精神的指引下,一中人励精图治,不断创造骄人的业绩:九十年代以来,长阳一中高考成绩一直在宜昌市山区县中处于领先地位,上重点线人数节节攀升。仅从2003至2007年的五年中,长阳一中有11位土家学子先后进入清华、北大,数以千计的优秀毕业生进入国家重点院校学习,2004年,长阳一中600分以上高分人数文理科共有69人,上第一批重点线达到237人,上省本科线417人,前三批上线率高达93%。这一成绩,不仅在同类学校中处于遥遥领先的位置,而且其高考综合评估在全市所有学校中高居榜首;2005年,长阳一中继获得“省示范学校”称号之后,当年高考再度取得令人瞩目的优异成绩:本科上线率达到90%,在宜昌市名列第一,综合评估在全市依然独占鳌头!2006年,长阳一中高考又获丰收,在全省参考人数增加8万余人,而招生比例锐减11个百分点的情况下,上线人数再创新高,重点大学上线率达到26%,三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第一高级中学

    本上线率达到88.8%,再次位居全市榜首。六十多年的办学历史为长阳一中造就了一支结构优化、整体力量雄厚的教师队伍,形成了一种“敬业爱生、启智求真、为人师表、勇于创新”良好的教风。六十年中,有近四百名教师在这里奉献过他们青春与热血。先后在这里工作过的有“长阳人”化石的发现者,有受到国务院表彰的中国改革功勋勋章获得者,有受到国家教委表彰的全国教育系统劳模,有受到国家教委人事部表彰的全国优秀教师,以及一大批受到省市各级部门表彰的特级教师和先进教育工作者。

   六十多年间,“勤奋、守纪、团结、进取”八字校训春风化雨,学校也不断获得了各项殊荣,先后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和湖北省教委先后授予“湖北省文明单位”和“湖北省德育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学校还被湖北省教研室确立为“省科研试验学校”,是宜昌市首批示范学校和名牌学校。

   进入新世纪,学校坚持“让每一个人得到尊重、让每一个人得到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走有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办学之路,综合办学水平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2005年6月,学校被正式认定为“湖北省示范学校”,成为土家学府发展史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

指尖的温度(2015-05-1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