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泰县龙津溪

家乡区县: 福建省长泰县

河面泛动粼粼清波,河两岸翠竹成林;成群的白鹭或在竹林间翻飞或在沙滩上“闲庭信步”,悠然自得;隆冬季节,仍可见捕鱼人从溪里网起跳动的喜悦……近年来,福建长泰县加强龙津溪水环境整治,使龙津溪恢复清澈容颜,重现田园优美风光。  据福建侨报报道,龙津溪是长泰县人民的“母亲河”,发源于安溪县佛耳山南麓,全流域面积922平方公里,县境内主河道长80公里,于龙文区洛滨汇入九龙江北溪。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上游工业企业和生猪养殖户以及医院医疗的废水废物排放量不断增加,造成水污染事件时有发生,导致溪中鱼儿一度销声匿迹,水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为切实保护好龙津溪水环境,改善水质,保证长泰县城区及下游包括漳州、厦门等区域的人民饮用水源的质量与安全,维护优美的生态环境。近年来,该县以石材加工业环境整治为突破口,全力推进流域水环境的综合整治,改善了城乡环境,提高了饮用水的质量,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位于龙津溪上游的枋洋镇,近年来石板材加工业发展迅猛,400多家企业产生的废水、废石渣如果治理不好便可能成为龙津溪的一大污染源。其污染的治理一直是该县干部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该县在枋洋镇成立了环保站,加强对枋洋辖区内石材业的环境污染的整治力度。建设7个20亩以上大型废石渣堆放场,组建28支清理石渣服务队,实行统一清渣、统一运输、统一堆放填埋。要求企业在建设时按规定建造标准化内循环池、石材用水循环使用,做到零排放,或达标排放。县里出台促进民营企业发展“二十八条不准”规定的同时,特别加了一条:属石板材加工企业除外,环保部门可随时进行检查。今年来,共查处23起企业污染案件。

此外,还加强了生猪养殖场废水治理工作,禁止在县城区及水源保护区内从事养殖业。要求存栏数200头以上的养猪场建立沼气池、生化池及粪便废水再利用等治理设施,进行粪便处理;200头以下的养猪场、圈,进行沼气化处理或回收利用,实现零排放。目前,其上游29家规模生猪养殖场完成了沼气池、生化池建设。

冬虫夏草(2014-05-1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